点此搜书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预警  以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为例
  • 作 者:马骏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40342901
  • 标注页数:173 页
  • PDF页数:18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3 ≥1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目的及范围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范围 3

1.3 研究现状 3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4

1.4.1 研究思路 4

1.4.2 研究方法 5

1.4.3 研究内容 6

第2章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系 7

2.1 城市水资源 7

2.1.1 缺水现状 7

2.1.2 开发历程与特征 7

2.1.3 缺水原因 10

2.2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 13

2.2.1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3

2.2.2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5

2.2.3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 19

2.3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21

2.3.1 和谐的内涵 21

2.3.2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 25

2.4 本章小结 28

第3章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0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0

3.1.1 科学性 30

3.1.2 系统性 31

3.1.3 通用性 31

3.1.4 实用性 32

3.1.5 相对性 32

3.2 评价指标体系 33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3

3.2.2 评价指标及体系框架 34

3.2.3 评价指标含义 37

3.3 本章小结 46

第4章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评价 47

4.1 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47

4.1.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47

4.1.2 东线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48

4.1.3 中线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53

4.1.4 小结 58

4.2 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58

4.2.1 和谐度评价指标选择 58

4.2.2 评价方法选择 59

4.2.3 决策单元选择 69

4.2.4 和谐度评价模型 69

4.3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评价——空间尺度 72

4.3.1 决策单元选择 72

4.3.2 评价指标选择 73

4.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

4.3.4 数据整理 74

4.3.5 计算结果 75

4.3.6 结果分析 78

4.4 南水北调京津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评价——时间尺度 79

4.4.1 决策单元选择 79

4.4.2 评价指标选择 79

4.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9

4.4.4 数据处理 80

4.4.5 计算结果 82

4.4.6 结果分析 87

4.5 本章小结 89

第5章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预警 91

5.1 城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预警理论 91

5.1.1 协同预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92

5.1.2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预警系统 97

5.1.3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预警机制 100

5.2 协同预警指标体系及模型 107

5.2.1 协同预警指标选择 107

5.2.2 协同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108

5.2.3 评价方法选择 109

5.2.4 协同预警模型 110

5.3 样本选择 115

5.4 数据预测 117

5.4.1 北京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度评价相关指标预测 118

5.4.2 天津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度评价相关指标预测 126

5.5 协同度评价 138

5.6 预警信号输出 140

5.7 本章小结 141

第6章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策略 142

6.1 短期实施水资源应急预案 142

6.2 中期完善预警预控体系建设及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机制 143

6.2.1 加快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143

6.2.2 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 144

6.3 长期加强制度建设 145

6.3.1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146

6.3.2 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146

6.3.3 加强水资源区域调控 146

6.3.4 完善水价机制 147

6.4 本章小结 148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49

7.1 结论 149

7.1.1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差异较大 149

7.1.2 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下降 150

7.1.3 可通过调水等策略改变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下降的趋势 151

7.2 展望 151

附录1 专家调查表 154

附录2 数据表 157

参考文献 169

后记 17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