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现代汉诗”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
  • 作 者:荣光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8135
  • 标注页数:414 页
  • PDF页数:4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3 ≥4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探寻“发生”的理路 1

一 “现代汉诗”的诗学理念 1

二 现代性的言说诉求 8

三 “新诗”与“新文学” 11

四 诗歌本体的谈论 14

上篇 寻求新的言说方式 23

第一章 “言文一致”的想象 23

一 言文相“离”的焦虑 24

(一)必要的分辨 24

(二)汉语言文“不相合” 29

(三)“传世之文”与“觉世之文” 34

二 “言文一致”的寻求 38

(一)与“文言”对立的“白话” 38

(二)“白话”对“现实”的分担 42

(三)“二元”态度的问题 43

(四)“言文一致”的提法 49

(五)激进的拼音化方案 53

三 语言变迁的自身特性 55

第二章 汉语内部的通道 60

一 从“文字问题”到“文学问题” 61

(一)“汉文问题之中心” 61

(二)“文学”的解决思路 68

二 “工具”革命与“形式”追求 81

(一)“白话”:“文学工具的革命” 81

(二)“文法”:语言内在结构的“疏通” 86

三 “有意的主张”:现代性的文学必需 93

第三章 “国语”的“文学生成” 99

一 “国语”:现代性的语言目标 101

(一)“国语”概念的来源 101

(二)“标准”:“选定”还是“建设”? 111

二 “文学”的生成方式 124

(一)对“白话诗”合法性的质疑 124

(二)“政治运动”还是“文学革命”? 130

(三)“说话”与“书写”的相互生成 136

三 “汉语”与“诗”的问题 146

(一)“母语”、“传统”与汉字 146

(二)“历史连续性”的必要体认 155

(三)对“新诗”的态度 162

下篇 诗歌作为特殊的言说 167

第四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上):晚清诗的内在矛盾 167

一 语言符号的更新 169

(一)“新名词”的意义 169

(二)政治性的革命方案 175

二 形式秩序的力量 188

(一)“新语句”与“古风格” 188

(二)古典诗的“程式”与“归化” 194

三 彰显矛盾的写作 200

(一)有意试验的文本 200

(二)形式上的挣扎与牺牲 217

(三)汉语言说方式的“维新” 227

第五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下):白话诗的句法转换 233

一 古典诗的美学机制 236

(一)汉语诗的“词法” 236

(二)近体诗的句法与意象 240

(三)形式与经验的矛盾 244

二 白话诗的“说话”方式 254

(一)“刷洗过的旧诗” 254

(二)寻求诗体的“解放” 258

(三)经验对形式的冲决 267

三 句法转换与语义生成 283

(一)白话诗的句法结构 283

(二)汉语的“严密化” 294

第六章 破坏中的期待:白话诗的诗意生成机制 304

一 必要的“形式”策略 306

(一)“须讲求文法” 306

(二)“文法”与“八事” 311

二 新的意义“对等原则” 316

(一)“隐喻”与“用典”问题 316

(二)“限度”与新的可能 321

三 诗歌语言的“符号学” 325

(一)“务去烂调套语” 325

(二)反“神话”语言 330

(三)大于“内容”的诗歌“修辞学” 333

四 新诗“具体的做法” 345

(一)哪一种“具体性”? 345

(二)“‘精密’的幻觉” 353

(三)感觉与想象的“具体性” 357

(四)“新体诗的音节” 365

余论 关于一种现代诗歌文类的确立 373

附录 “标准”与“尺度”:如何谈论“现代汉诗”? 377

一 辨析:“标准”与“尺度” 377

二 当代诗歌:本体认识无“标准” 379

三 “现代汉诗”:对新诗的一种谈论方式 382

四 深度个体言说:经验的尺度 384

五 对“现代汉语”的自觉:语言的尺度 386

六 诗之本体的意识:形式的尺度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413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