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凤青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0751641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7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7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中西与新旧之间——傅斯年的文化观 8
一、历史因缘 8
二、形成过程 24
三、文化观念的构成 37
第二章 傅斯年的哲学思想 43
一、诸子学 43
二、天命观 52
三、人性论 57
四、宋代理学 61
五、清代学术 61
第三章 傅斯年对史学的贡献 64
一、“史学只是史料学” 64
二、探研古史 72
三、创办史语所,首开“集团研究”形式的学术中心 82
第四章 傅斯年与考古学 85
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85
二、傅斯年与考古组 89
三、傅斯年与考古学 98
四、考古组·考古学·历史科学 100
第五章 傅斯年的文学研究 104
一、对封建文体与文风的批判 105
二、改造语言文字,主张国语统一 108
三、文学革命新论 110
四、戏曲改良 116
五、文学史分期 117
六、《尚书》研究 119
七、《诗经》研究与五言诗起源 120
八、楚辞起源与其作家评价 125
第六章 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型 127
一、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进程中的傅斯年 127
二、比较与审视 130
三、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特点 142
四、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局限性 145
五、傅斯年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进程中的地位 148
附录 傅斯年学术行年简谱一览表 152
参考书目 157
后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