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传统哲学通论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 作 者:宋志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0168388
  • 标注页数:273 页
  • PDF页数:28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2 ≥2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中国有自己的哲学 1

二、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 4

三、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景 6

总论编 11

第一章 精神特质 11

一、自强不息 12

二、实事求是 15

三、辩证思维 17

四、以人为本 19

五、内在超越 25

六、有容乃大 31

第二章 发展历程 33

一、总体格局 33

二、发展阶段 40

三、主要问题 46

第三章 基本问题 52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52

二、天道与人道 56

三、天人合一 61

四、天人之辨评议 71

专题编 77

第四章 宇宙论 77

一、大德曰生 77

二、气化流行 85

三、天行有常 91

第五章 本体论 98

一、本体论释义 98

二、本体论问题初探 101

三、本体的超越性:玄学与般若学 105

四、本体的本根性:华严宗与理学 109

五、本体的内在性:禅宗与心学 114

第六章 方法论 118

一、传统辩证法的类型 118

二、两一关系的理论研讨 128

三、传统辩证法的现代意义 131

第七章 知行观 134

一、重行的优良传统 134

二、知行关系的理论研讨 141

三、传统知行观的现代价值 145

第八章 价值观 148

一、传统价值观的总体取向 148

二、义利关系的理论研讨 159

三、内圣外王的操作模式 166

四、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168

第九章 近代转向 170

一、本体论转向:从应然到实然 171

二、发展观转向:从健动到进化 175

三、知行观转向:从价值到知识 178

四、人学观转向:从子民到国民 181

思潮编 189

第十章 先秦道家哲学 189

一、起步:天道学进路 189

二、以道观物:两种状态 190

三、以道观世:两种社会 192

四、以道论人:两种人格 194

五、诉求:想得开 198

第十一章 先秦儒家哲学 200

一、孔子:人道学转向 200

二、孟子:仁学展开 203

三、荀子:礼学展开 207

四、诉求:拿得起 210

第十二章 先秦墨家哲学 212

一、进路:人天学向度 212

二、人:劳动者 213

三、社会:互助体 215

四、天:终极担保 220

五、诉求:讲奉献 221

第十三章 魏晋玄学 223

一、问题:体用关系 223

二、探索:何者为体 225

三、困惑:体用如何统一 229

四、转向:宗教哲学出场 232

第十四章 中国化佛学 234

一、问题:此岸与彼岸关系 234

二、理解:释无与解空 235

三、般若学:一即一切 238

四、解脱学:顿悟成佛 239

五、诉求:放得下 243

第十五章 宋明理学 245

一、问题:理事关系 245

二、理学:理在事先理一分殊 248

三、心学:理在心中事上磨炼 250

四、气学:理在气中事在理先 252

五、诉求:内在超越 254

附录 哲学家小传 256

再版后记 270

三版后记 27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