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叶战备,惠娟著;金太军主编
-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1808762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1前言 1
上篇 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 6
2舆论监督与权力制约 6
2.1 舆论监督概述 7
2.2 权力制约的机制 18
2.3 舆论监督发挥对权力制约作用的途径 33
3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37
3.1 舆论监督的理论溯源 38
3.2 舆论监督的实践发展 53
4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 79
4.1 中国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 80
4.2 中国舆论监督的运行过程 105
4.3 当前中国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20
5加强和改进当前中国舆论监督的对策 130
5.1 理顺若干关系 131
5.2 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164
6小结 207
下篇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 210
7“社会的温度计”——网络舆情概念解码 210
7.1 从概念变迁看舆情发展 211
7.2 从概念辨析看舆情界定 216
7.3 从传播媒介看网络舆情 221
8“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226
8.1 网络舆情传播已成燎原之势 227
8.2 网络舆情接近社会民意 235
8.3 网络舆情的发酵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242
9“民主意识碰撞全媒体”——网络舆情爆炸成因探析 247
9.1 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扩张 249
9.2 利益诉求渠道长期阻滞 252
9.3 网络媒介提供自由市场 257
9.4 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 263
10“监督、批评政府”——网络舆情的积极意义 269
10.1 增强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 271
10.2 拓宽政府和公众的共治领域 275
10.3 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廉洁高效 281
11“丢失的公信力”——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288
11.1 损害政府公信力 289
11.2 滋生网络暴力 294
11.3 影响社会稳定 297
12“鸵鸟心态”——某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302
12.1 把舆情视为“敌情” 303
12.2 能力不足的危险 312
13“谣言止于真相”——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 319
13.1 有效应对突发舆情事件 320
13.2 建立舆情应对长效机制 327
13.3 引导公民实现有序参与 339
14 小结 345
参考文献 348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