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信史立国 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信史立国  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
  • 作 者:程中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2986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编 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3

研究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共党史的联系与区别 22

怎样认识和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特点?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26

当代人能不能写当代史? 30

谈谈国史党史人物研究和传记写作的若干问题 32

谈谈四重证据法——以考证解决中共党史上七个疑难问题为例 59

谈谈口述史的若干问题 86

附录:胡乔木论研究编撰中共党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92

第二编 国史研究的历程和经验 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1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 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写经过、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143

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编写工作的一些体会 147

一部全面展现共和国发展历程的信史——高校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介 162

三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回顾——回答《晋阳学刊》编辑李卫民提问 176

回望“1975—1982年伟大历史转折”——“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图文版简要评介 197

第三编 国史若干问题研讨 207

与国内学者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国体、政体是怎样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209

毛泽东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有何意义? 215

国史稿是怎样看待和记述“三年困难时期”的? 224

关于“文化大革命”历史评价的几个问题 225

应该怎样全面认识1974年10月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的指示? 229

怎样评价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 232

1975年整顿中断的原因是什么? 233

应该怎样指称丙辰年清明节前后的群众运动?称“四五运动”,还是“天安门事件”? 235

怎样评价四五运动中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四五运动是不是党领导下发生的? 238

粉碎“四人帮”是否合法?是不是一场政变?是不是军事阴谋? 240

“文革”结束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是否“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242

恢复高考和推倒“两个估计”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44

农村改革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它对各方面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49

怎样评价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与国务院务虚会? 266

是“两年徘徊”,还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276

华国锋有没有阻挠邓小平复出? 2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有哪些举措? 285

怎样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 290

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何重大意义? 30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做了哪三件大事? 309

怎样评价国庆三十周年讲话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的历史地位? 328

邓小平怎样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30

怎样从总体上认识和评价历史转折时期? 343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作了怎样的调整? 347

新时期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349

与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研讨转折年代(1975—1982)的邓小平及其他 35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邓小平 359

关于整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369

关于军队整顿 371

关于派性和铁路整顿、钢铁整顿 373

邓力群与《论总纲》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命运 375

1975年整顿为何中断? 379

关于“四人帮”篡改毛主席的嘱咐 381

关于恢复高考 383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390

关于农村改革 392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393

思想解放运动中的胡乔木与胡耀邦 397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立及其后胡乔木等人的工作 400

关于邓小平何时居于主导地位 402

陈云的贡献和他同邓小平的配合合作 404

后记 40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