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从同适斋到不舍斋  任访秋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承传
  • 作 者:关爱和,胡全章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20106004
  • 标注页数:421 页
  • PDF页数:4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4 ≥4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点感想&严家炎 1

贺信&温儒敏 3

任访秋师学术生命的意义&关爱和 4

上辑 9

任访秋先生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贡献——兼谈刘增杰和河南大学文学院学术团队与传统&钱理群 9

任访秋先生对近代文学研究的贡献兼及其治学精神&郭延礼 23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的学术价值&刘增杰 31

任访秋先生学术范式在今日之意义&吴福辉 41

激流边的一棵老树&王飚 45

从同适斋到不舍斋&关爱和 49

从古典到现代的路——任访秋先生的鲁迅研究及其他&孙郁 82

略论先父任访秋学术思想的演变&任亮直 89

古典文学现代研究的重要创获——任访秋先生文学史遗著三种校读记&解志熙 97

任访秋先生古典文学研究别论&高恒文 130

论从史出 辨析精微——评任访秋先生《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侯运华 151

任访秋先生与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付建舟 160

任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术特色&刘涛 172

任访秋先生的袁中郎研究&杨萌芽 179

探源与奠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视野中的任访秋先生&胡全章 198

中辑 215

我读我思我写故我在&刘思谦 215

读《从同适斋到不舍斋》感怀并序&王文金 218

一种非常可贵的学术精神——在任访秋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陈美兰 220

结缘河南大学与任访秋先生&陈平原 224

贯通古今 师范永存——读《任访秋文集》&孙广举 230

手捧遗简忆任翁——兼怀刘增杰、赵明、王文金诸老师&张俊才 233

传灯——贺《任访秋文集》出版&鲁枢元 246

于细微处见精神&张春生 252

任访秋先生印象记&杜运通 255

在以任访秋先生为旗帜的河大师友影响下成长进步&章罗生 259

仁者寿,书也寿——读《任访秋文集》忆先生&于淑敏 264

读《任访秋先生纪念集》有感&吕东亮 270

下辑 277

颂刘师增杰、思谦先生如士林双星&王文金 277

“导师”的意义&解志熙 278

你是一棵树&孙先科 291

探索与创新——以“娜拉”的言说反抗失语的刘思谦先生&郭力 294

刘增杰先生学术人生论略&曹禧修 297

一代女学人的心路历程与文学批评之路——刘思谦教授学术人生述评&傅书华 312

从史料的发掘整理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立——略论刘增杰先生的史料研究&刘进才 327

师陀研究的新开拓——评刘增杰编校的《师陀全集》&刘涛 336

人—女人—个人——刘思谦文学研究的“人学”之旅&沈红芳 339

史料的挖掘与历史的阐释——评刘增杰先生的文学思潮研究&武新军 350

人品文品交互辉映 学术育人相得益彰——刘增杰、刘思谦与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精神传统的拓展&刘骥鹏 357

文献史料与理论阐释的互证——刘增杰、刘思谦先生与河南大学学术传统&龚奎林 364

回忆刘思谦、刘增杰老师对我的教诲&赵卫东 369

刘增杰、刘思谦先生与河南大学学术传统&曹禧修 373

附录 377

治学五十年回顾&任访秋 377

中原播绿——任访秋教授学术生涯七十年&刘增杰 391

师门求学散记&关爱和 398

父亲和“书”&任光 406

深恩厚泽忆渊源——悼念任访秋师&解志熙 409

愿随前薪作后薪(代后记)——“《任访秋文集》首发式暨任访秋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胡全章 415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