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乐黛云著;杨乃乔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3464530
- 标注页数:272 页
- PDF页数:2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2 ≥27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1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23
比较文学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31
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46
中国文学史教学与比较文学原则 57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6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国外 66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76
五四以前的鲁迅思想 100
论《伤逝》的思想和艺术 116
鲁迅属于全世界——《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前言 130
茅盾早期思想研究(一九一七——一九二六年) 134
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为悼念茅盾同志逝世而作 155
《蚀》和《子夜》的比较分析 174
二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心态的探索——论茅盾的《蚀》与《虹》 193
漫谈茅盾的抒情散文 203
《雷雨》中的人物性格 210
小说世界的外延研究——传统的小说分析 217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新批评派与小说分析 222
决定着表达方式的深层结构——结构主义与小说分析 230
潜意识及其升华——精神分析学与小说分析 240
作品的框架与意象的发掘——接受美学与小说分析 247
事序结构和叙事结构——叙述学与小说分析 254
“推末以至本”和“探本以穷末”——诠释学与小说分析 262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