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审美文化  从形而上研究到范畴拓展
  • 作 者:林有能,叶金宝主编;陶原珂执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0110617
  • 标注页数:484 页
  • PDF页数:4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2 ≥4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审美文化研究的进路(代序)&陶原珂 1

第一部分 新方法影响下的研究 11

美在连续值逻辑的桥梁上流动——用模糊数学研究美学的设想&刘君奇 11

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述评&张德兴 19

论审美的心理距离&潘智彪 31

先秦美学的方法论意义&刘伟林 41

西方现代心理美学评价&彭立勋 52

第二部分 审美学的形而上思考 65

论“多向型”审美意识&蔡列 65

西方古典美学“理想”范畴的研究&王强东 71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两个问题&劳承万 83

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纵论&彭立勋 93

主体间性与中国美学的拓进之维&程金海 104

西方近代美学思潮的主导精神和基本倾向&彭立勋 115

关于普列汉诺夫的“美感矛盾二重性”&何梓焜 128

反思美学中的实体论思维&陈海静 136

论朱光潜的物甲物乙说与李泽厚积淀说的互补性&於贤德 147

论梁宗岱的审美批判个性:慎思明辨与诗性体悟&张仁香 159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先验体系中的构架性意义——兼论美学学科的道德形上形态&劳承万 171

第三部分 文艺美学的拓展 195

论风格构成的美学规律&贾益民 195

风格演变与艺术史的心理学思考&陶东风 207

从破体为文看古人审美的价值取向&吴承学 217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樊宝英 228

有无之辨与自然雕饰之争——魏晋南北朝两种审美情趣的玄学根源&袁济喜 236

宋诗“平淡”美的理论和实践&程杰 247

重新审视小说评点的审美阅读意义&高小康 259

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特征&王本朝 269

第四部分 文艺美学学科问题研究 283

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陆一帆 283

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童庆炳 295

对当前文艺学学科建设之我见&张炯 310

现代中西方文艺理论学科基点研究&王坤 315

经典与文艺学学科生机的反思&王坤 蓝国桥 324

文艺美学的反思——“文艺美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侧记&刘绍瑾 李凤亮 332

第五部分 审美大众化研究 341

推进审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面向21世纪的思考&李珺平 341

走向文化美学&胡经之 347

“消费时代文化批评现状的反思”笔谈 354

文艺学、美学对消费主义挑战的回答&於贤德 376

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彭立勋 385

“第五代”电影20年来的文化态势&桂青山 397

谈流行文化审美精神的流失&朱寿桐 王晖 408

第六部分 审美文化范畴研究 417

论美学研究范围的自律与扩展&彭修艮 417

论克尔凯郭尔绝望心理范畴的审美意义&刘慧姝 425

审美现代性中的纨绔主义&陈瑞红 435

从怀旧感看斯宾格勒的文化观&赵静蓉 443

对当前艺术生活中“刻奇”现象的思考——从米兰·昆德拉谈起&李珺平 453

构建范畴:深化审美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於贤德 463

《学术研究》所载审美文化研究相关文章辑目 47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