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个人信息犯罪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 作 者:马改然著(内蒙古财经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1872067
  • 标注页数:219 页
  • PDF页数:2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8 ≥2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个人信息犯罪概述 1

第一节 信息和个人信息的概念 2

一、信息——法学上的界定 2

二、个人信息——规范刑法上的界定 8

第二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概念和罪名体系 28

一、个人信息犯罪——规范刑法上的界定 28

二、个人信息犯罪的罪名体系 33

第二章 个人信息犯罪的对象属性和法益 40

第一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对象属性 41

一、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争议 41

二、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辨析及界定 46

第二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法益 61

一、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观点介绍 62

二、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观点评析 66

三、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界定 72

第三章 个人信息犯罪的客观方面 82

第一节 “交易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84

一、“出售”行为 85

二、“收买”行为 92

第二节 “刺探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96

一、“窃取”行为 97

二、其他非法获取的行为 102

第三节 “泄露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107

一、“非法提供”行为 108

二、除“非法提供”之外的泄露行为是否构成本罪 111

第四章 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 115

第一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 116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自然人主体的相关争议 116

二、个人信息犯罪的自然人主体的辨析 119

三、个人信息犯罪的单位主体 126

第二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观方面 129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故意 129

二、个人信息犯罪是否是目的犯 131

三、个人信息犯罪是否可以由过失构成 133

第五章 个人信息犯罪的成立界限和犯罪形态 136

第一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成立界限 136

一、个人信息犯罪中“情节严重”的相关争议 137

二、个人信息犯罪中“情节严重”的辨析 139

第二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停止形态 142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既遂与未遂 143

二、个人信息犯罪未遂的可罚性 154

第三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共犯形态 156

一、个人信息犯罪共犯的表现形态 156

二、个人信息犯罪身份共犯 165

第六章 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责任 173

第一节 侵犯个人信息的行政责任 174

一、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责任 175

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 176

第二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刑事责任 184

一、个人信息犯罪刑事责任的表现形式 185

二、个人信息犯罪刑事责任的不足及补正 188

第三节 个人信息犯罪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 195

一、个人信息犯罪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的不足 195

二、个人信息犯罪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的补正 199

结语 205

参考文献 208

后记 21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