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尤作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031141
- 标注页数:276 页
- PDF页数:29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4 ≥27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作家研究现状 8
一、白先勇研究现状 8
二、陈若曦研究现状 10
第二节 本书思路与操作方法 13
第一章 台大岁月——白先勇、陈若曦早期小说创作比较研究 15
第一节 白先勇早期小说创作的前“现代文学”阶段 18
一、世情之作——《金大奶奶》 19
二、经典重叙——《闷雷》 23
第二节 陈若曦小说早期创作的前“现代文学”阶段 29
一、浪漫与宗教——《钦之舅舅》 29
二、神秘与启蒙——《灰眼黑猫》 33
第三节 白先勇早期小说创作的“现代文学”阶段 40
一、“职业病症”与欲望主体 41
二、世情再写与经典再叙——《玉卿嫂》 51
三、离家出走的女人与被驱赶出家的男人——《黑虹》与《藏在裤袋里的手》 55
四、成长小说——《寂寞的十七岁》与《那晚的月光》 63
第四节 陈若曦早期小说创作的“现代文学”阶段 70
一、“在路上”——《巴里的旅程》 72
二、“疾病与疗治”——《收魂》 74
三、道德场景下的生存呈现——《辛庄》与《燃烧的夜》 77
四、乡土·神秘·情感——《妇人桃花》 81
第二章 “最后的贵族”与“最后的左派”——白先勇《台北人》与陈若曦“文革小说”比较研究 85
第一节 1949与“台北人”的文学叙述 91
第二节 “台北人”的故事——白先勇《台北人》研究 96
一、红楼梦魇 96
二、“风尘女性系列” 98
三、英雄、史诗与叙述分层 117
四、“凡人系列”与“展开”叙述 145
第三节 台北人的“文革”——陈若曦“文革小说”研究 158
一、陈若曦“文革小说”综论 158
二、罪与罚——《尹县长》读解 170
三、一代知识者的精神痛史——《耿尔在北京》 175
第三章 台北人的“纽约客”故事——白先勇、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比较研究 181
第一节 白先勇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研究 184
一、白先勇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概述 184
二、二度成长——《芝加哥之死》与《到摩天楼去》 186
三、华人中产阶级生活写真——《安乐乡的一天》与《火岛之行》 191
四、《台北人》的家族叙述——《香港——一九六○》《谪仙记》与《谪仙怨》 196
第二节 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研究 205
一、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概述 205
二、“文革”与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 206
三、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中的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美国 213
四、“政治+恋爱”——陈若曦海外华人生活题材小说创作的叙述模式 220
第四章 一种题材的两种写法——白先勇《孽子》与陈若曦《纸婚》比较研究 227
第一节 《孽子》研究 231
一、“孽”与父法 233
二、“孽”的母系承传 237
三、《孽子》文本叙述中的“传奇”维度 239
四、《孽子》中的“王夔龙”形象 240
第二节 《纸婚》研究 243
结论 249
主要参考文献 25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269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