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西形而上学之比较研究
  • 作 者:李蜀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0061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词语学考证 9

第一节 西方形而上学的词源学考察 9

一 西方“Being”的词源学考证 9

二 西文“Being”的第三人称单数的意义 12

三 西文“Being”的意义 16

第二节 中文“是”和“存在”的词源学考察 18

一 中文“是”和“存在”的词源学考证 19

二 中文“是”和“存在”词源学考证的意义 20

第二章 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 22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 22

一 西方形而上学的提出 22

二 前形而上学时期古希腊自然哲学思想 23

三 西方形而上学的原初意义 27

第二节 近代西方主体性的形而上学 34

一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 35

二 休谟的形而上学思想 37

三 康德的形而上学思想 43

四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 70

第三章 西方形而上学的现代表现 89

第一节 尼采的形而上学思想 90

一 价值批判 90

二 上帝之死的意义 97

三 强力意志 102

四 尼采形而上学的意义 105

第二节 胡塞尔的形而上学思想 107

一 理论背景 108

二 纯粹逻辑 109

三 纯粹逻辑中的意向性思想 111

四 纯粹意识及其意义 114

第三节 海德格尔此在形而上学思想 115

一 基础存在论 116

二 存在与存在者问题 119

三 存在的误解 121

四 此在 124

五 此在的生存 127

六 切已与非切已的生存状态 129

七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 131

八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恩想的价值和意义 134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思想 135

一 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 136

二 哲学的划界 138

三 世界的形而上学性 141

四 逻辑世界的可能性 144

五 可说的与不可说的 148

六 思维逻辑形而上学的人生意义 150

第四章 中国传统儒学中形而上的特点 153

第一节 原始儒学的形而上思想 153

一 天人关系 154

二 《周易》在传统儒学形成上思想中的意义 155

三 传统儒学中礼乐的形而下之意义 157

第二节 先秦儒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159

一 孔子的仁义思想 160

二 孟子的立人之道 162

第三节 汉儒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166

一 董子的天人感应思想 166

二 形而下学的人道 167

第四节 宋明儒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169

一 朱熹的理气思想 169

二 王阳明的心性思想 177

第五节 中国传统儒学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意义 181

一 中国传统儒学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基本特点 181

二 人欲的重新建构 182

第五章 中国道家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185

第一节 中国道家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概述 186

一 道家哲学思想的特点 186

二 道家形而上学与形而下思想的特点 188

第二节 老子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189

一 老子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基本思路 191

二 老子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主要内容 193

三 老子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统一 200

第三节 庄子境界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 202

一 《庄子》内篇的结构 203

二 《庄子》内篇中主要的哲学思想 204

三 庄子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思想的内在关联 222

四 庄子形而上与形而下思想的评价 236

第六章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困境 242

第一节 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特点 242

一 中国现代哲学的时间划分 242

二 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特点 243

三 中国现代哲学形而上学建构的意义 246

第二节 熊十力的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思想 247

一 佛学的影响与批判 247

二 本体的形而上学性 249

三 本体的认识方法 253

四 从本体到本心 254

五 不二与一体的形式上学特征 257

六 本体之形而上学之意义 259

第三节 冯友兰空灵的形而上学思想 263

一 哲学与科学 263

二 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 270

三 冯友兰的形而上学思想 273

四 冯友兰形而上学思想的特点 277

第四节 金岳霖境界的形而上学思想 282

一 金岳霖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思路 283

二 事实与所与 284

三 能与式 288

四 道及其作用 291

五 金岳霖形而上学思想的价值 296

第五节 中国现代哲学形而上学建构的理论困境 302

一 理论困境的表现 302

二 陷入困境的原因 303

三 理论困境的价值和意义 305

结束语 解除西方形而上学羁绊下的中国哲学 308

主要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2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