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汉代骚体诗赋研究
  • 作 者:李慧芳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8133548
  • 标注页数:204 页
  • PDF页数:21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2 ≥2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汉代骚体诗赋研究历史与现状 1

第二节 本书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9

第一章 汉代骚体诗赋界说 11

第一节 骚体概念界定 11

一、科学的文体定义 11

二、骚体界定的现状 18

三、历代骚体文论的倾向 20

四、科学的汉代骚体界定 24

五、余论:对骚体和楚辞体的思考 27

第二节 汉代骚体诗赋的范围 29

第二章 汉代骚体诗赋主要创作因缘 36

第一节 黄老思想的浸润 37

一、关于黄老思想 37

二、黄老思想在汉初的巨大影响——以政治策略为例 40

(一)与民休息 40

(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41

(三)奉俭养德 42

(四)不得已而用兵 42

(五)余论 43

三、黄老思想在汉人思想中的深刻烙印 45

第二节 知识分子在政治环境下的思想压力 53

一、汉初儒生在意识形态压制下的痛苦 54

二、西汉前中期诸王宾客的危机感 56

三、汉武帝朝文士对专制政治的畏惧 59

四、宦官外戚乱政下的不安全感 60

五、结语:精神创伤与文学创作 64

第三章 汉代骚体诗赋的情感世界 66

第一节 汉代骚体诗赋的情感及抒情目的 67

一、达幽怨 68

(一)述不平 68

(二)哀无常 72

(三)诉情思 76

(四)代结语:抒情中的述志倾向 80

二、通讽谕 87

三、表称颂 89

四、余论:汉代皇帝的楚歌体作品 91

第二节 屈汉骚抒情异同论 92

一、同:骚怨主旋律的传承 92

二、异:汉骚抒情的新趋势 95

(一)抒情范围的拓宽 95

(二)情感中心的转移 96

(三)屈骚精神在汉代的衍传及汉骚抒情气势的弱化 98

第四章 汉代骚体诗赋文体艺术独特性考察 106

第一节 体式 106

一、骚体诗的两种形态 107

(一)皇家骚体诗的楚歌本色 107

(二)文人骚体诗的趋整倾向及内因考察 112

二、屈骚体式在汉赋中的流变 117

(一)《楚辞章句》所录骚体赋:对屈骚齐言句式的过度依赖 118

(二)《楚辞章句》未收骚体赋:屈骚杂言句式与齐言句式的此消彼长 121

(三)骚散相间体赋:骚体句式与散体句式的兼容并蓄 125

第二节 风格(上)——文风与辞藻 130

一、骚体诗:自然、优柔与典雅 131

二、骚体赋:清中有丽 135

(一)清雅的风格底蕴 136

(二)丽辞的点缀 137

第三节 风格(下)——美学理想 139

一、两汉美学思想对先秦美学思想的继承 141

(一)对楚骚美学的继承和突破 141

(二)道家美学思想的继承 144

(三)儒家中和论的继承 145

(四)余论 147

二、两汉骚体诗赋的审美风尚 148

(一)以悲为美 149

(二)以自然为美 153

(三)以理为美 156

(四)以丽为美(代余论) 157

第五章 汉代骚体诗赋在骚体流变史中的地位 159

第一节 汉代骚体诗赋发展轨迹勾勒 159

第二节 汉代骚体诗赋与先秦拟骚的异同 162

第三节 余论:汉骚对后世骚体的影响 166

结语 167

附录一、汉代骚体诗作品目录 170

附录二、汉代骚体赋作品目录 176

附录三、汉代骚散相间体赋作品目录 183

参考文献 192

索引 200

后记 20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