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家与社会  “强国”与“新民”的重奏
  • 作 者:高勇,吴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1266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3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历史情境下的“国家—社会”问题 1

第一节 既有框架:作为实体的“民族国家”与“市民社会” 1

第二节 历史情境与本土观念:作为过程的“强国”与“新民” 4

一 维新派的思想探索:“新民” 6

二 民国时期的实践探索:“社会革命” 9

三 共产党的独特创造:“群众路线” 12

第三节 分析视角:认同、组织与运作 16

一 社会认同 17

二 组织空间 18

三 运作手段 19

第四节 小结 20

第二章 1949—1978:社会统合与群众动员 21

第一节 阶级:成分划分和思想改造 22

一 “阶级成分”与身份界定 24

二 “阶级觉悟”与人的改造 28

三 阶级划分的消解 31

第二节 组织:建立单位与集中资源 33

一 单位体制的建立 34

二 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建立 43

三 资源的集中与利益的统一 49

第三节 运动:推动工作和化解矛盾 53

一“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54

二 “依靠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57

三 “接受群众批判” 59

第四节 小结 62

第三章 1979—1992:放权让利与利益萌发 63

第一节 利益:提升与分化 64

一 利益的积极性 66

二 关系的利益化 71

三 私域的逐步开放 74

第二节 企业与组织:搞活与自主 76

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77

二 城市:单位制的恢复和嬗变 80

三 社团组织的兴起 85

第三节 职能转变:规范和界定 90

一 加强法制 90

二 规范与公开 93

三 变通与架空 96

第四节 小结 99

第四章 1993—2002:调整转型与多元分化 102

第一节 流动的社会要素 103

一 下岗:从单位到社会 104

二 进城:从农村到城市 109

三 下海: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114

第二节 组织结构调整 119

一 社区建设 119

二 社团管理 124

三 村民自治 129

第三节 治理方式探索 134

一 适应性策略 135

二 引导自治 140

三 全球化规则 142

第四节 小结 144

第五章 2003年至今:民生战略与参与诉求 146

第一节 流动与分化 147

一 城乡流动加速 147

二 阶层分化加剧 152

三 权利意识增强 155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参与 162

一 社会组织 162

二 虚拟社区 166

三 社会协同 170

第三节 民生战略与项目运作 175

一 科学发展 176

二 项目制运作 179

三 技术性治理 184

第四节 小结 186

第六章 国家能力增强与社会活力激发 188

第一节 历程与成就 188

一 社会认同 188

二 组织空间 190

三 运作手段 192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 194

一 公民性建构的困境 194

二 社会管理行政化约束 196

三 社会组织的多元挑战 198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 199

一 激活传统资源 199

二 吸纳社会组织 201

三 治理过程走向开放与包容 202

参考文献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