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柴晓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5012407
- 标注页数:191 页
- PDF页数:20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3 ≥1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第一章 圣师——老子 1
一、老子与世界四大圣哲 1
(一)老子与四大圣哲学说比较 1
(二)老子与四大圣哲重大事件比较 4
二、老子犹龙邪 7
三、得道与治世 10
第二章 圣书——《道德经》 14
一、《道德经》体例分析 14
(一)问题 14
(二)辨析 15
(三)结论 22
二、《道德经》主题分析 25
(一)《道德经》的主题——无为 25
(二)主题的两个方面——管理和管理者 33
三、《道德经》结构分析 37
(一)四部 37
(二)八篇 38
(三)二十六章 40
四、《道德经》内容分析 42
(一)修身 43
(二)济事 46
(三)道法自然 48
五、此木本《道德经》与通用本《道德经》比较 51
第三章 道可道——读懂《道德经》的金钥匙 53
一、道可道——《道德经》的自序 53
二、道的不同定义 56
(一)制度 56
(二)规律 59
(三)基本粒子 60
(四)道的传统解读 70
三、道可道的传统解读 72
(一)王弼的解读 72
(二)四帝的解读 72
第四章 玄之又玄——管理不可或缺的方法 74
一、预测就是管理 74
二、两个重要概念 77
(一)无——万物之始 77
(二)有——万物之母 83
(三)道、无、有和万物的关系 84
三、玄之又玄——管理不可或缺的方法 87
(一)常无——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 89
(二)常有——研究事物边界的方法 92
(三)玄之又玄——洞察世事的方法 93
四、玄之又玄的传统解读 97
(一)王弼的解读 97
(二)四帝的解读 98
第五章“无”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101
一、美之为美斯恶已——玄之又玄的应用 102
(一)美之为美斯恶已——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102
(二)有,无相生——事物发展规律的案例 106
二、处“无”为之事——圣人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109
(一)“无”为——管理者做人、做事的原则 109
(二)生而不有——管理者的人生观 110
(三)为而不恃——管理者的方法论 118
(四)功成而弗居——管理者的价值观 122
三、行不言之教——圣人行教的最高境界 125
(一)行不言之教——圣人行教的原则 125
(二)管理者不尚贤——使民不争 126
(三)管理者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128
(四)管理者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30
四、“无”为的传统解读 131
(一)王弼的解读 131
(二)四帝的解读 132
第六章“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136
一、圣人之治——圣人施治的最高境界 136
二、对管理者的要求 138
(一)虚其心——管理者的胸怀 138
(二)实其腹——管理者的学识 143
(三)弱其志——管理者的危机意识 145
(四)强其骨——管理者的气节 148
三、对被管理者的要求 149
(一)前提——安居乐业 149
(二)幸福感指数——合理欲望 151
(三)目标——安守本分 152
四、对中间管理层的要求 153
(一)智者的定义——公务知识分子 153
(二)吏治——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154
五、以讹传讹的“无为而治” 155
(一)“无为而治”在解读中的张冠李戴 157
(二)“无为而治”在应用中的张冠李戴 159
六、“无为”的传统解读 161
(一)王弼的解读 161
(二)四帝的解读 161
后记 164
附一 此木本《道德经》 166
附二 魏源本《道德经》 173
附三 王弼本《道德经》 182
参考书目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