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研究
  • 作 者:戴丽华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10068686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绪论 1

1.1 选题意义 1

1.1.1 选题依据 1

1.1.2 理论意义 4

1.1.3 现实意义 5

1.2 概念界定 7

1.3 研究现状 7

1.3.1 关于民国印花税制产生背景的研究 8

1.3.2 关于民国时期印花税制发展的研究 11

1.3.3 关于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的相关研究 14

1.4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27

1.5 创新与不足 28

2.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分析 31

2.1 印花税溯源及各国举办情形 31

2.2 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变 33

2.3 民主宪政与西方税制的传播 38

2.4 清末清理财政与厘定税种 41

2.5 革除税弊与创办工商新税 45

2.6 清末筹议与试办印花税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评析 48

3.印花税制的确立与初步发展(1912—1927年) 58

3.1 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及财政状况 58

3.1.1 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58

3.1.2 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状况 61

3.2 印花税制的确立 64

3.2.1 全面开征印花税的舆论宣传准备 64

3.2.2 《印花税法(草案)》的颁布 66

3.2.3 印花税征收的管理制度及机构设置 67

3.3 印花税制的初步发展 72

3.3.1 征税范围的扩大 72

3.3.2 税率的调整 74

3.3.3 罚则及立法程序的规范 77

3.4 印花税制的实施及其效果评析 79

3.4.1 印花税征收中的税收宣传 79

3.4.2 印花税款及罚金的分配 81

3.4.3 印花税的征收 82

3.4.4 印花税征收的效果评析 84

4.印花税制的承袭与演变(1927—1945年) 90

4.1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90

4.1.1 1927—1937年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91

4.1.2 1937—1945年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97

4.2 《印花税法》的沿袭与推进 103

4.2.1 《国民政府财政部印花税暂行条例(草案)》的颁布 103

4.2.2 《印花税法》的推进 105

4.3 印花税征管制度的改进 110

4.3.1 加强印花税票的印制、销售和粘贴管理 110

4.3.2 健全印花税征收的组织机构建设 113

4.3.3 完善印花税征收的稽征制度 115

4.3.4 落实基层的印花税宣传 118

4.4 印花税制的实施及其效果评析 123

4.4.1 印花税的征收 123

4.4.2 印花税征收的特征分析 125

4.4.3 印花税征收的效果评析 131

5.民国晚期印花税制的蜕变及中断(1945—1949年) 137

5.1 民国晚期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137

5.1.1 经济的停滞和破产 137

5.1.2 财政状况的总崩溃 139

5.2 中央、省、县三级赋税体系的恢复 146

5.3 《印花税法》的频繁修订 149

5.4 印花税征管工作的加强 151

5.4.1 完善凭证的征管办法 151

5.4.2 推广简化贴花 152

5.4.3 加强印花税票的管理与销售 154

5.5 印花税制特征的蜕变分析 155

5.5.1 政府与商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156

5.5.2 征税机关游离于新旧税法之间 157

5.5.3 司法机关奉行多重标准的判例理由 159

5.6 民国晚期印花税的征收效果及其原因解析 166

6.民国时期推行印花税制的经验教训及其现代启示 172

6.1 成功经验 172

6.2 失败教训 175

6.3 现代启示 178

参考文献 197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