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论评价历史人物和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 作 者:南京图书馆编
  • 出 版 社:南京图书馆
  • 出版年份:1966
  • ISBN:
  • 标注页数:93 页
  • PDF页数:9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99 ≥9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3

一、个人和阶级的关系 3

二、个人活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8

三、偶然性和必然性 22

四、时势造英雄 32

五、如何判断历史人物的功过 34

第二部分:毛泽东同志论评价历史人物 41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41

二、对封建社会的分析 42

三、对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 45

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51

一、精神生产一定要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51

二、必须彻底打破旧传统,才能建立新传统 53

三、应当批判地继承,不能颂古非今 54

第四部分:毛泽东同志论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69

第五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 69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 69

二、在阶级社会只有阶级的道德,没有超阶级的“永的”道德 73

三、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道德。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80

四、马克思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时,为了用当时工人运动能接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不用“真理、正义和道德”是“对一切人的行为的基础”等词句 82

五、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是利己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是骗人的口号 85

六、在阶级社会里没有抽象的人性和所谓“人类之爱” 92

购买PDF格式(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