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3辑  第20册  清虞山诗派诗论初探
  • 作 者:龚鹏程主编;李茀民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20886
  • 标注页数:199 页
  • PDF页数:2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9 ≥1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虞山诗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 5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更换 6

一、提倡文学、表彰儒术 7

二、科举考试的影响 9

三、禁止结社的反作用 9

第二节 社会风气的鼓励 10

一、诗风的盛行 10

二、诗派的兴起 11

三、书业的发达 12

四、江浙的藏书 12

第三节 学术思想的冲击 13

一、理学的没落与考据的兴起 14

二、对晚明理学的不满 15

第四节 文学思潮的递嬗 16

一、拟古风气与反拟古思潮的影响 16

二、宋元诗的兴起 17

第三章 虞山诗派的宗师及其主要传人 21

第一节 钱谦益的生平和著述 22

一、生平事迹与人品评议 22

二、主要著作 36

第二节 重要弟子 40

一、冯舒 40

二、冯班 41

三、瞿式耜 41

四、郑成功 41

五、毛晋 42

六、陆贻典 42

第三节 亲属和族人 44

一、钱曾 45

二、钱陆灿 45

三、钱龙惕 46

四、钱良择 46

五、柳如是 47

第四章 虞山诗派的诗论内容 49

第一节 什麽是诗、什麽不是诗 49

一、诗歌须有实质的内容、真诚的情志 51

二、诗歌不能只注重形式 65

三、诗歌不能一味模仿、缺乏个性 66

四、诗歌能涉情爱描写,但要止乎礼义 71

第二节 兴观群怨的功能说 75

第三节 温柔敦厚的诗教说 79

第四节 穷而后工的境遇说 84

第五节 转益多师的博学观 90

一、身体力行,转益多师 91

二、读书破万卷,博学当识变 92

三、穷经以汲古,返经以循本 96

四、做诗之前先学诗,读书不为谴责古人非 100

第六节 别裁伪体的风雅说 102

第七节 以鼻读诗的香观说 105

第八节 讲究声律、提倡乐府 107

第九节 重视诗歌的艺术技巧 111

一、主张「比物托兴」,意在言外 111

二、强调意象创造 114

第十节 反对其他诗人论者的作风 116

一、反对雕声绘律、剽窃字句 116

二、反对幽僻鬼趣、标新立异 117

三、反对拟古不化 118

四、反对以禅喻诗和妙悟说 121

五、反对不落言筌的神韵说 124

第十一节 以诗补史的诗史说 125

一、肯定杜甫集诗之大成 126

二、身体力行学杜甫之诗史 127

三、以诗补史观念的萌芽 131

第五章 虞山诗派诗论的得失及影响 137

第一节 优点 137

一、品评前人诗作或诗论,态度认真 138

二、以史证诗,注重作品的历史背景 141

三、具有完整的体系,统一的思想 144

四、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强烈的针对性 146

五、推陈出新,具有创见 148

六、保留前人著作善本,功不可没 156

第二节 缺点 157

一、言辞过激,偶失平允 158

二、求新太甚,求博太过 162

三、主观太强、穿凿附会 166

第三节 虞山诗派诗论的影响 169

一、开启清代新诗风 169

二、对托物比兴技巧的阐发和形式批评的崛起 170

三、「情景交融」理论的抬头 172

四、对「以意为主,意藏篇中」理论的启发 175

五、对王士祯和赵执信的启发 177

六、以诗补史观念的确立 179

七、大启后人研究杜诗的风气 180

第六章 结语——兼论虞山诗派的分化与没落 185

一、对公安派的态度 186

二、对宋元诗的态度 187

三、虞山诗派的没落 190

参考书目 19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