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能源汽车  路径与政策研究
  • 作 者:唐葆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27212
  • 标注页数:194 页
  • PDF页数:20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6 ≥1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比研究 1

1.1 新能源汽车产业背景及分类 1

1.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

1.1.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4

1.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10

1.2.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11

1.2.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12

1.3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 15

1.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传统商业模式 15

1.3.2 特斯拉商业模式 16

1.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比较 18

1.4.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18

1.4.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21

1.4.3 政策比较 22

第2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 24

2.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4

2.1.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 26

2.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足 33

2.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34

2.2.1 “十城千辆”工程 35

2.2.2 产业布局推广 36

2.2.3 产业布局集群 37

2.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 40

2.3.1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技术 41

2.3.2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相关技术 45

2.3.3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相关技术 46

2.3.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成果 47

2.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50

2.4.1 发展领域 51

2.4.2 发展方向 55

2.5 本章小结 56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57

3.1 技术创新 57

3.1.1 技术创新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57

3.1.2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58

3.1.3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58

3.2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比较分析 60

3.2.1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分布特征 60

3.2.2 中外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转化状况比较 65

3.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 72

3.3.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管理现状 72

3.3.2 完善新能源汽产技术创新管理对策 76

3.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成效及趋势 77

3.4.1 技术创新成效分析 77

3.4.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演进趋势 79

3.5 本章小结 80

第4章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 81

4.1 国外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 81

4.2 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 82

4.2.1 国内新能源汽车板块上市公司概况 83

4.2.2 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 85

4.3 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原则 87

4.3.1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类型分析 88

4.3.2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分析 89

4.3.3 配套基础设施布局分析 90

4.4 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实证研究 91

4.4.1 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需求侧研究 92

4.4.2 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供给侧研究 101

4.4.3 政策建议 109

4.5 本章小结 110

第5章 新能源汽车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111

5.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现状 111

5.1.1 国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111

5.1.2 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115

5.2 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121

5.2.1 财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21

5.2.2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分析 124

5.2.3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125

5.2.4 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存在的问题 130

5.3 激励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132

5.3.1 建立混合动力汽车销售量模型 132

5.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132

5.3.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133

5.3.4 政策建议 135

5.4 本章小结 139

第6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141

6.1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测算方法 141

6.1.1 传统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分析法 141

6.1.2 多因素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分析法 143

6.2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节能减排效应比较分析 144

6.2.1 能源发电效率的测算 144

6.2.2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能耗对比分析 146

6.3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分析 149

6.3.1 发电能源结构 150

6.3.2 汽车类型 151

6.4 政策建议 152

6.4.1 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发电能源结构 152

6.4.2 制定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 153

6.5 本章小结 153

第7章 案例分析——基于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及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实证分析 154

7.1 北京市交通发展现状及交通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 154

7.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54

7.1.2 传统机动车和电动汽车的使用状况 159

7.1.3 居民出行方式 162

7.1.4 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164

7.2 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研究 165

7.2.1 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测算 165

7.2.2 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碳排放量的比较 167

7.2.3 未来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预测及分析 170

7.3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经济和环境影响分析 172

7.3.1 北京市公交车发展的现状 172

7.3.2 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175

7.3.3 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 183

7.4 政策建议 186

7.4.1 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86

7.4.2 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合理引导私家车的使用 187

7.4.3 鼓励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188

7.4.4 加大新能源汽车财税补贴力度,开拓市场 189

7.5 本章小结 191

参考文献 19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