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研究
  • 作 者:陈明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7849
  • 标注页数:300 页
  • PDF页数:31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2 ≥3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 3

一、可以加深对谓语形容词性质的了解 4

二、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义与句法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4

三、可以加深对汉语状语和补语性质的了解 4

四、对于汉语虚词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4

五、有利于加强汉语语法史的构建 5

第三节 研究概况 5

一、语法专著方面的研究 6

二、一般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 8

三、学位论文方面的研究 10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4

一、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相结合 15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15

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5

四、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 16

第五节 语料来源 16

第六节 相关说明 18

一、比较与选择、对比、比喻、比拟等的关系 18

二、比较成分的划分 20

三、比较类形谓句的内涵 22

四、比较类形谓句的分类 23

第一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项研究 25

第一节 比较项的语义类型及其发展 25

一、施事 26

二、系事 32

三、领事 34

四、属事 38

五、行为方式 40

六、性状 41

七、时间 43

八、方位 48

九、处所 50

第二节 比较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53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53

二、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62

三、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7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2

第二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点研究 75

第一节 比较点的句法位置及其发展 75

一、位于小句句首 77

二、位于比较主项后 78

三、位于比较客项后 80

四、同时位于比较主项与比较客项后 82

第二节 比较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83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84

二、比较点为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91

三、比较点为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98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00

第三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研究 103

第一节 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及其发展 103

一、形容词的分类及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的特征 103

二、中古时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统计 106

三、与上古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及其发展 112

四、与近代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 123

第二节 复音谓语形容词的结构研究 130

一、复音单纯形容词 131

二、重叠形容词 132

三、复合形容词 135

第三节 三价谓语形容词研究 144

一、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的确立 145

二、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类别及用法考察 14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57

第四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级次状语和量性补语研究 159

第一节 级次状语研究 159

一、最高级状语 162

二、准最高级状语 166

三、较高级状语 169

四、较低级状语 188

五、略微级状语 188

第二节 量性补语研究 195

一、实量补语 197

二、虚量补语 205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07

第五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句式研究 211

第一节 异同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212

一、肯定形式 214

二、否定形式 220

第二节 相似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230

一、肯定形式 231

二、否定形式 243

第三节 差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245

一、肯定形式 246

二、否定形式 257

第四节 极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262

一、莫A焉 262

二、莫A于Y 26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67

结论 272

参考文献 280

主要引用书目 292

后记 29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