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 作 者:张伟然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1102000
- 标注页数:377 页
- PDF页数:40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2 ≥3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1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2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5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39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73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122
第二章 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137
一、杜诗中的“江汉” 138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147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162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177
第三章 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193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194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209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226
第四章 “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247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248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253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261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270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292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303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311
结论 347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347
二、学科间的互济 352
主要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