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在正义与解放之间  马克思正义观的四重维度
  • 作 者:涂良川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0180335
  • 标注页数:187 页
  • PDF页数:2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3

引言 15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思想源流 21

(二)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主体 24

(三)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主题 25

一、“人的观点”的正义观念 25

(一)“人的观点”与正义观念 28

1.面向人本身的“人的观点” 37

2.以“人的观点”为核心的正义观念 37

(二)正义观念的人性本质 42

1.正义观的人性根据 47

2.正义观的属人本质 49

3.正义观的形上意蕴 49

(三)正义观念演进的人性逻辑 55

1.正义观念价值目标的演进与人的发展状态 58

2.正义观念思想形式的变革与人的存在方式 61

3.正义观念理论品格的生成与人的价值追求 62

二、“历史观点”的正义原则 62

(一)“历史观点”与正义原则 67

1.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历史观点” 70

2.规范性与批判性统一的正义原则 71

(二)确立正义原则的两种方式 75

1.非“历史观点”的规范性方式 81

2.“历史观点”的价值性方式 81

(三)“历史观点”的正义原则 89

1.“历史观点”正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96

2.“历史观点”正义原则的本质特征 97

三、“社会观点”的正义理论 97

(一)“社会观点”与正义理论 100

1.人类性的“社会观点” 104

2.面向社会生活本身的正义理论 105

(二)重视“感性活动”的生产正义 110

1.生产:人的现实的感性心理学 114

2.异化劳动:对生产正义的背离 117

3.生产正义的基本内涵 117

(三)超越“平等权利”的分配正义 122

1.分配:生产方式的现实本质 126

2.平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分配 129

3.分配正义的基本内涵 129

(四)生成“自由个性”的交换正义 134

1.交换:人性生成的基本方式 138

2.“自由”、“平等”的交换与剥削 142

3.交换正义的基本内涵 143

(五)改造“市民社会”的政治正义 147

1.政治:对“个人主体”与“社会共同体”认识与规范之统一 151

2.“正义”的制度与奴役的本质 154

3.政治正义的基本内涵 154

四、“实践观点”的正义理想 155

(一)“实践观点”与正义理想 158

1.改变世界的“实践观点” 162

2.人类解放的正义理想 163

(二)人类解放与正义理想的统一 167

1.人类解放的基本逻辑 173

2.人类的解放与正义的理想 173

(三)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正义追求 177

1.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 183

2.“和谐社会”的正义追求 18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