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闻交往学  公共精神交往的新学科
  • 作 者:姚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4373106
  • 标注页数:530 页
  • PDF页数:54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40 ≥53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新闻的定义和分类 11

第一节 新闻是一种信息 11

第二节 新闻是活动的信息 15

第三节 新闻是异常活动的信息 19

第四节 关于新闻定义的几点说明 20

第五节 新闻的分类 24

第六节 评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27

第二章 新闻的性质 32

第一节 新闻的客观性 32

第二节 新闻的相对性 36

第三节 新闻的寿命(现实性) 37

第三章 新闻作品 39

第一节 新闻作品及其构成要素 39

第二节 新闻价值 42

第三节 新闻作品的分类 46

第四节 新闻作品的再现性 49

第五节 新闻作品的叙事性 53

第六节 新闻作品的精确表述和模糊表述 59

第七节 新闻作品与新闻评论作品的比较 65

第八节 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比较 68

第四章 新闻报道 80

第一节 新闻报道的含义 80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精神生产性 83

第三节 新闻报道的认知性 87

第四节 新闻报道的选择性 90

第五节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93

第五章 新闻传媒系统 100

第一节 新闻传媒: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合称 100

第二节 新闻传媒的技术系统:新闻媒介 104

第三节 新闻传媒的组织系统:新闻媒体 117

第六章 新闻传媒的社会属性 124

第一节 新闻传媒所有权的多样性 124

第二节 新闻传媒的文化产业性 127

第三节 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136

第四节 新闻传媒经营目标的二重性 142

第五节 新闻传媒社会环境的制约性 146

第七章 新闻交往 148

第一节 社会交往 148

第二节 新闻交往的含义和类型 152

第三节 新闻交往的结构 154

第四节 新闻交往活动的流程 155

第五节 间接新闻交往的方式:传播 157

第八章 新闻传媒的运营机制 159

第一节 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条件 159

第二节 新闻传媒的运营筹谋 202

第三节 新闻传媒的知识生产分析 276

第四节 新闻传媒的市场运营 288

第五节 新闻传媒的运营效益 300

第六节 新闻传媒的非市场化运营 311

第七节 中国新闻传媒运营的市场化改革 316

第九章 新闻传媒的管理体制 320

第一节 新闻传媒管理概述 320

第二节 新闻传媒管理体制的含义 329

第三节 新闻传媒管理权 331

第四节 新闻传媒内部管理机构 338

第五节 新闻传媒管理的领导行为 345

第六节 新闻传媒的内部管理体制 353

第七节 新闻传媒的外部管理体制 364

第八节 环境制约管理体制 411

第十章 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 416

第一节 新闻传媒的功能概述 416

第二节 新闻传媒在新闻领域的功能 417

第三节 新闻传媒在政治领域的功能 425

第四节 新闻传媒在文化领域的功能 436

第五节 新闻传媒在社会公共活动领域的功能 451

第六节 新闻传媒的知识经济功能 462

第十一章 新闻的接受与评论 465

第一节 新闻接受概述 465

第二节 新闻接受的特点 469

第三节 新闻评论 471

第十二章 新闻交往的自由与规范 473

第一节 新闻交往的自由 473

第二节 新闻交往的规范 480

第十三章 新闻交往的发展 482

第一节 新闻交往的发展阶段 482

第二节 新闻交往发展的动因 485

第三节 新闻交往发展的趋势 487

第十四章 新闻交往学的研究方法 489

第一节 新闻交往学研究的哲学问题 489

第二节 新闻交往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512

第三节 新闻交往学的经验实证研究方法 517

第四节 新闻交往学的流程分析方法 523

参考文献 525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