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
  • 作 者:赵修义,童世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812367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总序&徐麟 1

序&冯 契 1

绪论 1

第一篇 西方哲学的“认同危机”——关于哲学对象、任务和前途的论争 28

第一章 西方传统哲学对哲学对象和任务的认同及“认同危机”的发生 28

1 西方古代的哲学观 28

2 西方近代的哲学观 34

3 “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 46

第二章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52

1 “形而上学是神学的变种”——孔德 52

2 形而上学属于不可知的领域——斯宾塞和赫胥黎 56

3 形而上学是无法用经验来检验的假定——马赫 60

4 形而上学是“道德光学的幻觉”——尼采 66

5 形而上学是历史上的一种世界观类型——狄尔泰 72

第三章 哲学向何处去——探寻哲学出路的各种新尝试 79

1 哲学是科学的综合——孔德 79

2 哲学是最高等级的概括知识——斯宾塞 83

3 作为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科学哲学——马赫 89

4 哲学不是知识体系,探讨哲学是个人的行动方式——克尔凯戈尔 94

5 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新价值的创造…尼采 99

6 哲学是世界观理论——狄尔泰 104

第四章 维系传统哲学观的种种努力 110

1 以调和怀疑与信仰为宗旨的形而上学——布拉德雷 111

2 非理性的形而上学——从叔本华到柏格森 119

3 以经验科学为基础的自然哲学——毕希纳和海克尔 129

4 折衷主义的体系哲学——欧根·杜林 143

本篇小结 151

第二篇 认识论 160

第一章 知识与实在 160

1 实在是知识的起源和原本——毕希纳等德国自然主义者 160

2 实在是“不可知者”——斯宾塞和赫胥黎 164

3 实在作为消极意义上的“自在之物”——赫尔姆霍茨和朗格 170

4 实在是感觉的构造——穆勒和马赫 174

5 实在是虚构——尼采 180

6 实在是精神性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布拉德雷 182

第二章 知识与行动 189

1 知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孔德 189

2 行动是知识的基础——赫尔姆霍茨 191

3 知识的功能是“适应”环境——马赫和阿芬那留斯 194

4 知识是意志的工具——尼采 199

第三章 理智、直觉和本能 203

1 本能、直觉和理智之间的连续性——斯宾塞 204

2 直觉是“无意识推论”——赫尔姆霍茨 206

3 “超理智的”直觉是理智的本能——柏格森 209

第四章 心理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和社会的东西 218

1 心理主义——穆勒、马赫、赫尔姆霍茨、朗格和尼采 219

2 逻辑主义——弗莱格和胡塞尔 226

3 社会学主义——孔德和杜克海姆 231

本篇小结 240

第三篇 科学方法论 247

第一章 理论与经验 247

1 理论与事实的相互依赖——孔德 247

2 科学中的基本观念是先验的——惠威尔 250

3 所有科学都是对经验的归纳——穆勒 255

4 科学的任务是对事实的描述——马赫 257

第二章 科学能否统一? 263

1 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统一——孔德 263

2 以“第一原理”为基础的科学统一——斯宾塞 268

3 以中立要素一元论为基础的科学统一——马赫 271

4 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文化科学)的根本对立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 273

第三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上) 278

1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奠基——孔德 278

2 社会科学的逻辑结构——穆勒 284

3 社会科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斯宾塞 295

第四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下) 303

1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系统阐发——杜克海姆 303

2 作为人文研究之方法论的解释学——狄尔泰 318

本篇小结 333

第四篇 社会历史观 340

第一章 社会进步及其动力 340

1 把精神发展当作基础的社会进步观——孔德和巴克尔 341

2 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观——斯宾塞 349

3 以“伦理过程”为核心的社会进步观——赫胥黎和克鲁泡特金 355

第二章 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 363

1 人的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孔德、斯宾塞 364

2 介于决定论与意志自由论之间——穆勒 369

3 把“绵延”当作“基本自我”的自由意志论——柏格森 372

第三章 个人与社会 378

1 “反形而上学”的社会整体论——孔德 379

2 理性主义的个体主义——穆勒和斯宾塞 383

3 浪漫主义的个体主义——施蒂纳、卡莱尔和尼采 392

4 “形而上学”的社会整体论——布拉德雷 402

本篇小结 407

第五篇 价值论 417

第一章 伦理价值观的冲突和“价值”问题的突现 417

1 近代伦理价值观的总特征及其理论前提 418

2 精神价值至上还是物质功利至上? 430

3 普遍主义与反普遍主义之争 437

第二章 价值哲学的兴起 449

1 “价值”范畴如何引入哲学——洛采 449

2 把价值和评价置于哲学思考的中心——尼采 456

3 作为整体的哲学是价值哲学——文德尔班 461

4 “哲学开始于价值问题开始的地方”——李凯尔特 466

第三章 价值哲学的主要论题 472

1 价值领域的特征 472

2 价值、评价与认识 479

3 价值评价合法性的根据 485

本篇小结 497

后记 505

丛书后记 511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