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常若松主编;刘时勇,郭双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4186010
- 标注页数:404 页
- PDF页数:4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8 ≥4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研究现状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什么是健康人格 1
二、健康人格的特点 2
三、健康人格的研究范式 3
四、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6
第二节 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发展 7
一、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7
二、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8
三、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10
四、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12
第三节 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4
一、学习障碍 14
二、情绪障碍 18
三、品行障碍 22
四、心身障碍 25
五、性心理障碍 28
六、网络成瘾 32
关键术语表 36
第二部分 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的特征及其培养 39
第一节 认知概述 39
一、什么是认知 39
二、认知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40
三、健康人格认知理论研究 42
第二节 感觉统合 46
一、概述 47
二、未成年人感觉统合能力的现状分析 49
三、未成年人感觉统合的影响因素 54
四、未成年人感觉统合的培养 57
第三节 注意 61
一、概述 61
二、未成年人注意力的现状分析 65
三、未成年人注意的影响因素 68
四、未成年人注意能力的培养 71
第四节 归因方式 73
一、概述 74
二、未成年人归因方式的现状分析 82
三、未成年人归因方式的影响因素 84
四、未成年人归因方式的培养 86
第五节 认知方式 88
一、概述 89
二、未成年人认知方式的现状分析 94
三、未成年人认知方式的影响因素 96
四、未成年人认知方式的培养 99
第六节 创造性 101
一、概述 102
二、未成年人创造性发展状况的现状分析 105
三、未成年人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08
四、未成年人创造性的培养 112
关键术语表 115
第三部分 未成年人情绪特征及调节 117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17
一、概述 117
二、未成年人情绪的现状分析 126
三、未成年人情绪的影响因素 131
四、未成年人良好情绪的培养 132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 135
一、概述 137
二、未成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139
三、未成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42
四、未成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146
第三节 抑郁 149
一、概述 150
二、未成年人抑郁的现状分析 153
三、未成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 155
四、未成年人抑郁的改善措施 161
第四节 焦虑 165
一、概述 166
二、未成年人焦虑的现状分析 170
三、未成年人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173
四、未成年人考试焦虑的改善措施 177
第五节 自信 181
一、概述 181
二、未成年人自信的现状分析 184
三、未成年人自信的影响因素 187
四、未成年人自信的培养 193
第六节 厌学 197
一、概述 198
二、未成年人厌学的现状分析 202
三、未成年人厌学的影响因素 204
四、未成年人厌学的改善措施 210
关键术语表 213
第四部分 未成年人行为特征及塑造 217
第一节 概论 217
一、概述 217
二、行为的结构 218
三、行为方式 220
四、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222
第二节 人际交往 224
一、概述 225
二、未成年人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235
三、未成年人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237
四、未成年人人际交往的培养 240
第三节 社交退缩 244
一、概述 244
二、未成年人社交退缩的现状分析 249
三、未成年人社交退缩的影响因素 251
四、未成年人社交退缩的改善措施 256
第四节 利他行为 259
一、概述 260
二、未成年人利他行为的现状分析 263
三、未成年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266
四、未成年人利他行为的培养 272
第五节 攻击行为 274
一、概述 274
二、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现状分析 278
三、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283
四、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改善措施 287
第六节 说谎行为 289
一、概述 289
二、未成年人说谎行为的现状分析 294
三、未成年人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 297
四、未成年人说谎行为的改善措施 299
关键术语表 301
第五部分 影响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环境因素 303
第一节 概述 303
一、家庭环境因素 303
二、学校环境因素 304
三、网络环境因素 305
第二节 家庭环境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07
一、家庭结构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08
二、家庭关系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14
三、父母教养态度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17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20
五、家庭功能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33
第三节 学校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37
一、师生关系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38
二、班级环境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39
第四节 网络社会与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发展 341
一、网络社会概念 341
二、网络社会特点 342
三、网络与未成年人人格的发展 342
四、网络成瘾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346
关键术语表 351
第六部分 未成年人健康人格与自主学习培养研究 355
第一节 概述 355
一、什么是学习 356
二、什么是自主学习 356
三、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359
四、自主学习测量技术 363
第二节 未成年人自主学习总体现状 368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 369
二、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 370
三、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 372
第三节 未成年人自主学习培养 373
一、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374
二、未成年人自主学习的策略 377
三、未成年人自主学习的培养 379
关键术语表 381
参考文献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