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到企业技术创新制度
  • 作 者:王文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2468064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理论的提出、意义及其实际价值 1

一、历史背景 1

二、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制度 3

第二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

一、理论意义 4

二、实践价值 4

第三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理论研究现状 5

一、国内外剩余索取权相关理论综述 5

二、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相关理论综述 15

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相关研究综述 21

第二章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基础 24

第一节 契约、产权、企业理论 24

一、契约理论 24

二、产权理论 30

三、企业理论 38

第二节 风险投资理论 44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类型、特征 44

二、风险投资运行体系的构成 45

第三节 技术资产理论 48

一、技术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48

二、技术资产的内容 51

三、技术资产的相关概念 52

第四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 53

一、研究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的意义 53

二、创造技术资产的五要素模型 53

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在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分配 56

四、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 58

五、技术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60

第五节 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62

一、企业剩余索取权在各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分配 62

二、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63

三、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63

第三章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探索 65

第一节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与创新源开发 65

一、创新源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活力来源 65

二、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对创新源的影响 66

第二节 契约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67

一、科研契约的条款设计 67

二、科研契约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 69

三、科研契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82

第三节 产权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84

一、技术资产租值消散的特点 84

二、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 90

三、技术资产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92

第四节 企业组织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探索 94

一、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94

二、技术创新组织的治理模式和边界 99

三、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 103

第五节 风险投资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 106

一、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106

二、基于剩余索取权的风险投资制度分析 107

三、风险投资公司、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析 108

第四章 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实证 110

第一节 科研契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 110

一、调查情况 110

二、调查中基本情况分析 116

三、科研契约中验收方式与实施效果之间的相关度分析 120

四、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安排对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 121

五、科研契约实证研究的结论 124

第二节 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的实证对比分析 124

一、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对比分析的意义 124

二、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发展历史 125

三、硅谷与128公路科技园的差异对比 128

四、硅谷与128公路现象的制度成因和研究结论 132

第五章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 134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企业的使命 134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4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 135

第二节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差距 136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136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 137

第三节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 139

一、微观制度缺陷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139

二、风险投资制度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 141

三、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不能阻止租值消散 144

四、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激励机制 151

五、政策环境不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 155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及其启示 161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制度特征 161

一、知识经济发展回顾 161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特征 162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163

一、创新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163

二、经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适应性变化 165

第三节 经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168

一、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168

二、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172

三、欧洲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 176

四、美国、日本、欧洲风险投资制度发展的启示 178

第四节 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180

一、美国、日本、欧盟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180

二、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的启示 188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科研契约制度的启示 192

一、美国的科研契约制度 192

二、美国科研契约制度的启示 194

第七章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政策建议 195

第一节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 195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中的主要缺陷 195

二、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 196

第二节 改善科研契约制度 196

一、改善科研契约制度的措施 196

二、提高政府出资科研项目产业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198

第三节 完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 198

一、完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制度的建议 198

二、完善技术资产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199

三、完善技术资产产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199

第四节 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生和成长 200

一、改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必要性 200

二、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

第五节 支持和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204

一、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204

二、扶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205

结论与展望 207

一、结论 207

二、展望 209

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2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