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艺术文化视野中的浙西南菇民山歌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艺术文化视野中的浙西南菇民山歌
  • 作 者:田中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602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菇民山歌的研究区域及概念的界定 2

一 概念的界定 4

二 研究区域 10

第二节 菇民山歌研究的价值、意义和方法 11

一 借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 12

二 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 13

三 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14

四 保持局内人的境界 14

第三节 菇民山歌的文献记载及研究状况 15

第四节 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17

第五节 山歌的类型划分与菇民山歌的类属 23

第二章 菇民区地理概况与社会文化现象 26

第一节 菇民区的地理概况与气候特征 26

第二节 菇民区的社会文化现象 30

一 以菇业为中心的独特生活习俗 32

二 以菇业为中心的独特生产习俗 34

三 以祀奉菇神为主的共同民间信仰 35

四 以“菇山话”为交流的独特语言习俗 36

五 以“三合堂”为中心的独特管理机构 38

六 以菇业为中心的共同行为禁忌 38

第三节 菇民祭拜吴三公、刘基的成因考源 39

第四节 浙西南的香菇生产概况 50

第三章 菇民山歌的题材内容与体裁样式 54

第一节 菇民山歌的题材内容 56

一 传承种菇技术的叙事山歌 56

二 记录历史传说与故事题材的山歌 69

三 反映菇民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山歌 74

四 祭祀、祭神时演唱的山歌 82

五 反映爱情题材的山歌 84

六 其他山歌 88

第二节 菇民山歌的体裁样式 88

一 传授生产技艺的谣唱型山歌 90

二 祭祀仪式中演唱的吟诵调 92

三 生产、生活中的抒唱型山歌 94

四 外出做菇时引进的外来时调 96

第四章 菇民山歌的艺术特色与功能价值 99

第一节 菇民山歌的艺术特色 101

一 歌唱历史的悠久性 101

二 鲜明的地方特性 103

三 音乐形态特征 104

四 菇民山歌的伴奏乐器 116

第二节 菇民山歌的功能价值 118

一 娱乐审美功能 120

二 生产实用功能 124

三 群体凝聚功能 127

四 文化传承功能 128

第五章 菇民山歌的宗教意味 130

第一节 菇民山歌滋生于道教的土壤中 131

一 菇山神坛的祭神仪式 133

二 村落神殿的祭神仪式 134

三 大型神庙的祭神仪式 135

四 吴三公祠的祭祀仪式 140

五 政府公祭吴三公仪式乙酉年(2005) 144

第二节 与佛、道、儒的综合信仰相结合 150

第六章 菇民山歌的文化身份 154

第一节 形成方式的“生产性” 154

一 由生产方式的时段性而形成 155

二 由生产方式的分散性而形成 155

三 由生产方式的独特性而形成 156

第二节 存在方式的“依附性” 160

一 对技术传承的依附——歌唱传承的保守性 160

二 对生产程序的依附——演唱方式的程式性 162

第三节 传播方式的“隐秘性” 165

一 传承族姓和性别的限制 166

二 神权和皇权交织下的传播限制 167

第四节 形成内涵的“生态性” 168

一 菇民山歌反映的时节“生态性” 169

二 菇民山歌反映香菇栽培区域的“生态性” 170

三 菇民山歌反映香菇栽培树种的“生态性” 173

四 菇民山歌反映菇场选择的“生态性” 174

第七章 访谈与思考 177

余论 214

中国香菇历史文化简表 218

浙江庆元香菇大事记 225

菇神庙楹联 230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3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