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学文本言语研究
  • 作 者:刘安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6392
  • 标注页数:359 页
  • PDF页数:3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4 ≥3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弁言 1

序章面对语言 1

一20世纪中国文学文本言语研究检讨提纲 1

1.中国文学对文学文本言语的不自觉 1

2.中国文学对文学文本言语不自觉的具体表现 5

二其他学科对语言研究的重视 7

1.计算机对语言研究的重视 8

2.哲学对语言研究的重视 8

3.科学对语言研究的重视 9

三语言学已成为一门领先的学科 10

1.语言学为其他社会科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方法 11

2.语言学在当今信息社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3.语言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密切的关系 12

4.语言学对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12

5.语言和语言学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3

四面对语言 14

1.提高对语言的认识 15

2.加强对语言的研究 18

3.弘扬语言的人文精神 18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的分类及作家的择用 21

一什么是语言 21

1.语言定义:一个困难的问题 21

2.使用中的语言定义和实质上的语言定义 24

二语言的分类 25

1.语言分类及其相对性 25

2.文学文本言语和科学言语的不同 29

三作家对语言的择用 33

1.择用日常语言 34

2.择用科学语言 37

第二章 文学文本言语及其特性 41

一文学文本言语 41

1.文学语言和文学文本言语 41

2.朱星的“包容”说和巴赫金的“全语体性”说 43

3.语言与艺术的“对立”说与“统一”说 46

4.“载体”说、“本体”说和“客体”说 48

5.标准语言和诗性语言 52

二文学文本言语的特性 56

1.语言的一般特性 56

2.文学文本言语的特性 60

第三章 叙述人言语、人物言语、文学文体言语 95

一叙述人言语与人物言语 95

1.文学文本言语的划分 95

2.叙述人言语 95

3.人物言语 101

二文学文本中的几种引语 105

1.“直接引语” 105

2.“间接引语” 106

3.“自由直接引语” 106

4.“自由间接引语” 107

三文学文体言语 108

1.诗歌文体言语 108

2.散文文体言语 111

3.小说文体言语 112

4.戏剧文学文体言语 113

第四章 语言的起源和作家的偏爱 115

一语言的起源问题 115

1.对语言起源的两种态度 115

2.语言起源于人类史前史 116

二语言起源的几个阶段 117

1.第一个阶段:从远古时代到17世纪的“神授说” 117

2.第二个阶段: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人创说” 118

3.第三个阶段:“进化说” 118

三三语言的产生 120

1.语言产生的三个条件和时间 121

2.语言产生的动机 122

3.语言从什么发展而来 123

四语言起源于艺术和作家对此的偏爱 125

1.语言起源于艺术 125

2.作家的青睐 129

第五章 语言的流变和作家的顾眄 131

一语言的流变与发展之辨 131

1.“流变”与“发展”之辨 131

2.语言的历史是“流变”的历史 131

二从情感语言到命题语言 134

1.思维、意识和语言 134

2.情感语言:语言的具象化 134

3.命题语言:语言的抽象化 137

三作家的语言策略 138

1.作家对情感语言的顾眄 138

2.回到语言的根源那里去 139

3.关于超语言问题 144

第六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价值本性 149

一文学文本言语与人文价值 149

1.文学文本言语与“文学是人学” 149

2.人文价值的含义 150

二逻辑语言人文价值的失落 152

1.人类言语的真实本质 152

2.从表达情感到表达概念 155

三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价值 159

1.文学文本言语对人文价值的保留 159

2.文学文本言语:超语言学的最佳代表 161

第七章 赋予文学语言以人文价值 163

一问题与举措 163

1.文学与语言:各自特征的二律背反 163

2.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163

二赋予文学文本言语以人文价值属性的措施 165

1.在语音上开掘情感要素 165

2.在语汇的择用上推陈出新 166

3.在语法上不落窠臼 169

第八章 抽象的语言和具象的文学 174

一语言的抽象性 174

1.形象的含义 174

2.哪些语言具有形象性 174

3.语言为什么不具有形象性 175

二文学何以能具象 179

1.读者头脑中储存有大量的表象 180

2.表象在刺激物的作用下产生映象 180

3.恢复起来的表象能够使人看见该表象自身的表现 180

4.词语是表象的表征 182

5.语言描摹功能的发挥 183

第九章 文学文本言语意义的生成和作用 185

一文学文本言语的意义 185

1.语言的意义 185

2.文学文本言语的意义 188

二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意义 192

1.工具和媒介作用 193

2.造型作用 193

3.呈现文学文本风格的作用 194

三文学文本言语意义的生成 195

1.修辞手法的运用 196

2.特定语境的创设 197

3.读者的参与 199

第十章 艺术构思的内在环节和构思中的言意活动 201

一文学创作中语言构思的三个层次 201

1.非语言构思层次 201

2.前语言构思层次 204

3.语言构思层次 208

二艺术构思中的意象活动和言语活动 211

1.“以意遣辞”和“以辞达意” 211

2.言语活动:艺术构思的内在环节 214

第十一章 语言作为符码和文学创作对于语言的编码、超码 217

一语言作为符码 217

1.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 217

2“符码”、“编码”和“超码” 218

二 文学创作中的编码与超码 218

1.从“符码”到“编码”和“超码”:语言的运用 218

2.“编码”和“超码”的具体方法 221

三编码与超码过程中的言意矛盾 227

1.言意矛盾及其成因 227

2.言意矛盾的解决 228

第十二章 语言传达的痛苦 231

一作家的语言痛苦和原因 231

1.语言痛苦 231

2.语言痛苦的原因 232

二作家如何摆脱语言痛苦 239

1.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 239

2.扩大语言的艺术张力 246

第十三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新变(上) 250

一语言变化及其总体表现 250

1.语言的变化 250

2.语言变化的总体表现 251

二语言变化的具体表现 252

1.数理语言进入文学 252

2.电报式语言进入文学 255

3.粗俗化、非规范化语言进入文学 255

3.淡化倾向的语言进入文学作品 258

第十四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新变(下) 260

一文学文本言语变化的原因 260

1.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引起日常语言的变化 260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日常语言的变化 261

3.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变化引起语言的变化 261

二作家对新语言的吸纳 263

1.新的语汇进入文学作品 263

2.词性发生变化 275

3.词义发生变化 281

4.大词小用 281

5.公众人物和时尚用语进入文学作品 286

6.世俗化的政治话语、甚至荤话也进入文学作品 288

7.对习惯用语和习惯用法的解构 296

8.网络语言对文学文本言语的渗透 299

第十五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语音分析 306

一文学文本言语语音的意义 306

1.语音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 306

2.语言的语音与音乐美 307

3.语言的语音与情感传达 308

二文学文本言语的语音分析 310

1.节奏 310

2.韵律 311

3.平仄 314

4.音韵重叠 315

5.语调 316

第十六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语汇分析 320

一语汇的含义和分类 320

1.语汇的含义 320

2.语汇的分类 321

二文学文本言语语汇的意义 322

1.语汇对于刻画意象的意义 322

2.语汇对于表达主题的意义 325

3.语汇对于凸显文体的意义 326

第十七章 文学文本言语的句式分析 328

一句式的含义及分类 328

1.句式的含义 328

2.句式的分类 329

二作家风格与句式 330

1.作家风格 330

2.短句式 333

3.长句式 335

附章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学文本言语思想 340

一生平简介 340

二恩斯特·卡西尔的哲学思想 341

三恩斯特·卡西尔的文艺学美学思想 345

四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学文本言语思想 349

后记 358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