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 作 者:薛静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86469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第一章 刑罚权的起源及其历史脉动 5

第一节 刑罚权的起源 5

一、神授论 6

二、契约论 7

第二节 我国古代的刑罚权思想 9

一、慎刑思想 9

二、“德主刑辅”思想 11

三、重刑主义思想 12

四、民本思想 14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的刑罚权思想 15

一、我国近代的刑罚权思想 15

二、我国现代的刑罚权思想 19

第四节 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及其文化基础 23

一、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的主要体现 23

二、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的文化基础分析 26

第二章 刑罚权的近代发展与刑事法治的生成 39

第一节 社会团结与刑罚权的变迁 40

一、社会团结的兴起与集体意识的导向 40

二、刑罚的量变与质变 44

三、对涂尔干刑罚权理论的传承与超越 48

第二节 权力技术的变化和话语转换 53

一、“规训”与话语的转换 53

二、刑罚人道主义的批判分析 56

三、刑罚的权力之谜 60

第三节 刑事法治进程中的刑罚权规制 66

一、涂尔干和福柯的刑罚理论对刑事法治的意义 66

二、刑事法治发展和刑罚权适用的有限性 68

第三章 刑罚权的现代演进与刑罚制度的理性回归 71

第一节 新社会防卫论 72

一、新社会防卫论的萌芽和形成 72

二、新社会防卫论的内涵分析 73

三、新社会防卫论的影响 74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 75

一、恢复性司法的特点 75

二、恢复性司法对犯罪本质和刑罚目的的再认识 79

三、恢复性司法对传统刑法理念及刑罚权的修正 81

第三节 刑事和解 84

一、刑事和解的模式 85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蕴涵 86

三、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区别 87

第四章 当代刑罚权的理性遏制与部分让渡 90

第一节 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互动 91

一、刑事法中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92

二、社会权力的发展及其影响 93

三、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95

第二节 当代法治国家的刑罚权理念 96

一、刑法和刑罚权谦抑理念 97

二、人权防卫理念 98

三、刑事法律新秩序理念 101

四、刑罚权的社会制约理念 102

五、刑事法律的最低道德性理念 104

第三节 当代刑罚权理性遏制与部分让渡的实现路径 107

一、非犯罪化理论与实践 108

二、非刑罚化理论与实践 115

三、犯罪者处遇方式的变革 120

第五章 当今中国刑罚权的动态及刑罚网络的完善 125

第一节 当今中国刑罚权的动态表征 126

一、刑罚轻缓化 126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30

三、社区矫正等非监禁刑的扩大适用 138

四、恢复性司法和刑事和解的推行 141

第二节 当今中国刑罚权动态的原因考察 145

一、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145

二、国家治理和社会控制的转型 147

三、刑事法角色的转变 154

第三节 当今中国刑罚权动态中的问题透视 157

一、体系思维的缺失 158

二、传统文化的定式 159

三、泛刑化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 161

第四节 刑罚权的合理调整及刑罚网络的完善 165

一、刑法及刑罚权观念的转变 165

二、我国刑罚结构亟待调整 174

三、重视刑法解释对刑罚权的限制功能 189

结语 201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1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