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卫星电视与家庭接收技术
  • 作 者:戴志贤,官春华编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3506073
  • 标注页数:218 页
  • PDF页数:2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7 ≥2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卫星电视广播概述 1

第一节 电视广播与太空中继站 1

第二节 卫星电视系统的构成 5

第三节 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制式 8

第四节 卫星电视MAC制原理与发展 11

第五节 卫星电视的频率管理 15

第六节 我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的主要技术标准 18

第七节 国内外卫星电视的现状与发展 27

第八节 从“亚洲Ⅰ号”卫星电视收视看我国家庭站的崛起 30

第二章 信号、噪声与接收系统性能 32

第一节 电波传输特性 32

第二节 接收系统噪声 34

第十二节 常用接收机机型简介 (1 38

第三节 接收天线的噪声温度 38

第四节 接收信号的载噪比与门限效应 39

第五节 接收端输出信号信噪比及其与载噪比关系 40

第六节 人眼视觉和信号预加重对信噪比的改善 43

第七节 电视图像质量评价及其与信噪比的关系 45

第三章 接收天线系统 47

第一节 天线系统特性参量及其相互关系 47

第二节 抛物面天线原理及构成 50

第三节 馈源原理及结构 54

第四节 极化转换与极化器 57

第五节 圆矩过渡波导与馈线 59

第六节 抛物面天线传动装置与支架结构 61

第七节 单轴天线与多波束天线原理 62

第八节 平面形及其它形式天线的原理与结构 63

第九节 Ku和C波段兼容天馈系统 66

第十节 抛物面天馈系统设计撮要 67

第十一节 天线控制器 69

第十二节 实用家庭站天线系统 70

第十三节 天线系统电性能测试 72

第四章 高频头及功率分配器 76

第一节 高频头组成及其性能指标 76

第二节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79

第三节 下变频器电路 83

第四节 家庭站要求与高频头产品 92

第五节 高频头性能测试 97

第六节 功率分配器 99

第五章 卫星电视接收机 101

第一节 卫星电视接收机构成方案 101

第二节 电子调谐器电路 102

第三节 限幅器与鉴频器 108

第四节 门限扩展技术 111

第五节 一体化调谐器 113

第六节 基带信号的处理电路 119

第七节 数字伴音解调技术 123

第八节 接收机电源及控制等电路 125

第九节 MAC制信号调制与解调原理 129

第十节 接收机测试 132

第十一节 一种实验型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制作 136

第六章 家庭单收站系统设计及其它 142

第一节 家庭单收站系统参数的估算 142

第二节 站址选择与天线安装考虑 144

第三节 天线对星计算与调节 146

第四节 防电磁干扰与雷击 150

第五节 太阳干扰规律性的认识 152

第六节 小型单收站统调与维护要则 152

第一节 接收转播系统的构成 155

第七章 卫星电视转播与彩电制式转换 155

第二节 与CATV系统联播及调试 156

第三节 小功率发射转播 157

第四节 小功率电视发射机 159

第五节 差转机转播中的问题及处理 162

第六节 “四色定理”与“四频道覆盖” 164

第七节 国际彩色电视三制式 164

第八节 彩电制式转换 172

第一节 高清晰度电视特点和发展现状 181

第八章 高清晰度电视 181

第二节 关于HDTV信号标准 183

第三节 关于IDTV、EDTV和ADTV的特点 187

第四节 日本的MUSE系统 191

第五节 西欧的HD—MAC系统 197

第六节 美国的全数字HDTV系统 198

第七节 EDTV电视接收机的消重影技术 207

第九章 附录 211

一、卫星电视广播名词注释 211

二、附图 21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