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蔚华主编;高晨阳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3307801
- 标注页数:382 页
- PDF页数:3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总论:玄学与儒道关系的重建 1
第一节 玄理与玄学的对象 2
第二节 玄学的主题:自然与名教之辨 15
第三节 玄学本体论:有无之辨 30
第四节 玄学的学术思想倾向:以道融儒及道家的本质 47
第五节 玄学的派别与演变:二系与三期 64
第二章 正始玄学的产生 79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名法与名教的冲突及无为之治的凸现 80
第二节 名理学的演进:名实、才性与玄理 92
第三章 荀粲与玄学的萌发 110
第一节 思想之玄远与行为之通脱 111
第二节 言不尽意之发现及其革命意义 120
第四章 何晏与正始玄学的创立 136
第一节 何晏与正始玄风 137
第二节 有无之辨与玄学本体论的确立 147
第三节 何晏对本末关系的探索及其理论局限 166
第五章 王弼之逸辨与正始玄学之最强音 183
第六章 崇本息末与王弼老学 199
第一节 崇本息末:创造性的解释学原则 200
一 解《老》的理路 215
第二节 以无为本:崇本息末观的本体论根据 215
二 有与无之辨 220
三 有德无主之辨 231
第三节 崇本息末:境界与工夫 239
一 崇本息末 241
二 舍本逐末 249
三 息末反本 252
四 得本知末 255
第四节 名教本于自然的理论归宿 259
一 因道立教 260
二 离道执教 265
三 越教归道 272
四 即道全教 275
第七章 援道人儒与王弼易学 281
第一节 以传解经与以老释易的学术思想倾向 281
第二节 崇本息末与解易方法 293
第三节 崇本息末与易学思想 322
一 以有显无的理路 323
二 名教本于自然的义理 328
三 性情之辨与道家的心灵 362
附录 自然与名教关系的重建:玄学的主题及其路径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