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
  • 作 者:朱寿桐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20044263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1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社团研究 1

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社团研究 2

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社团现象 9

第2篇 现代文学社团与传统文人会社比较论 20

一 传统文人会社概说 20

二 与传统文会比照中的现代文学社团 27

第3篇 论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方法 36

一 现代文学研究与社团研究方法论的提出 36

二 历史的基本格局与学术格局 39

三 现代文学社团研究的难点及其克服 47

第4篇 新潮社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雏形 57

一 运作方式的社团性特征的初步体现 57

二 中间环节与社团性能的发挥 60

三 “共同前进”的勇力和意志 67

第5篇 中心语态与文学研究会社团特性的弱化 72

一 文学研究会的中心话语 73

二 “为人生”:文学职业化意识的消解 80

三 “新民”传统组构的文坛中心 86

第6篇 社团运作与中国新文学的文派制衡格局 93

一 文派制衡与文化生态 93

二 文派制衡与文人社团 97

三 甲寅、学衡等文派的制衡力量 103

第7篇 学衡派、新月派与白璧德主义 115

一 逐渐明晰的哈佛影像与精神魅力 116

二 误读与妖魔化中的哈佛和白璧德 129

第8篇 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本体传统与文学社团 148

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本体传统 150

二 批评本体传统与语丝社、莽原社和狂飙社 156

第9篇 文学社团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冲积效应 164

一 文学历史的冲积效应 165

二 南国社与浪漫主义 169

三 历史冲积层面的文学社团:湖畔诗社、弥洒社和浅草—沉钟社 177

四 结语 191

第10篇 新月派的绅士文学 193

一 新的观察视角中的新月派 193

二 绅士化的诗兴 205

三 绅士风的散文与小说 219

第11篇 文学社团运作与现代文学的第二次浪潮 230

一 所谓第二次浪潮 231

二 第一、二次浪潮的趋同性 234

三 第一、二次浪潮的差异性 241

第12篇 文学社团研究与现代文学史的新体例(代跋) 24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