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森林植物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森林植物学  上
  • 作 者:广西林业学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16046·1017
  • 标注页数:342 页
  • PDF页数:35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8 ≥3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篇 种子植物的形态和构造 5

第一章 种子植物的形态 5

第一节 种子和幼苗 6

第二节 根的形态 11

第三节 茎的形态 16

第四节 叶的形态 26

第五节 花的形态 40

第六节 果实的形态 53

第二章 种子植物的解剖构造 58

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 58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78

第三节 根的解剖构造 90

第四节 茎的解部构造 105

第五节 叶的解剖构造 132

第六节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 143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156

第八节 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173

第九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80

第二篇 植物生理 184

第三章 植物细胞的生理 184

第一节 原生质体的特性 185

第二节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 194

第三节 细胞的催化系统——酶 201

第四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207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 207

第二节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209

第三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215

第四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24

第五节 水分失调对植物的影响 227

第五章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 232

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233

第二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 241

第三节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243

第四节 植物的抗盐性 249

第六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251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251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他色素 253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产物 260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266

第五节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林学措施 273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 275

第七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275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过程 277

第三节 光呼吸 286

第四节 呼吸强度及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288

第五节 调节呼吸作用的实践意义 294

第八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转化和运输 297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 297

第二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306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 311

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11

第二节 植物的发育 322

第三节 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324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26

第五节 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334

第三篇 植物分类 343

第十章 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34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任务 343

第二节 分类的各级单位 344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 346

第四节 植物的分类系统 347

第五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 350

第十一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352

第一节 低等植物 352

第二节 高等植物 363

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 373

1.银杏科 374

2.松科 376

3.杉科 434

4.柏科 445

5.红豆杉科 458

6.罗汉松科 462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 468

一、双子叶植物 468

1.木兰科 469

2.八角科 480

3.五味子科 482

4.樟科 483

5.蔷薇科 499

6.苏木科 514

7.含羞草科 517

8.蝶形花科 525

9.紫树科 536

10.珙桐科 539

11.五加科 541

12.忍冬科 547

13.金缕梅科 552

14.悬铃木科 558

15.杨柳科 560

16.桦木科 584

17.壳斗科 594

18.榛科 620

19.胡桃科 625

20.木麻黄科 639

21.榆科 641

22.桑科 654

23.杜仲科 663

24.天料木科 665

25.柽柳科 667

26.椴树科 669

27.梧桐科 675

28.木棉科 680

29.大戟科 682

30.茶科 691

31.龙脑香科 695

32.杜鹃科 699

33.越桔科 701

34.山竹子科 702

35.桃金娘科 704

36.胡颓子科 719

37.卫矛科 723

38.鼠李科 726

39.柿树科 732

40.芸香科 735

41.苦木科 742

42.橄榄科 744

43.楝科 746

44.无患子科 752

45.漆树科 760

46.楲树科 767

47.木樨科 777

48.茜草科 786

49.紫葳科 790

50.马鞭草科 795

51.玄参科 799

1.棕榈科 801

二、单子叶植物 801

2.禾本科 808

第四篇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 827

第十四章 植物生态基本知识 827

第一节 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 827

第二节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848

第十五章 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852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 852

第二节 植被的分布规律 85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