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彭建刚等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43825465
- 标注页数:407 页
- PDF页数:41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7 ≥4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系统性 1
1.自律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 12
1.1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过程的简单回顾 12
1.2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14
1.3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16
1.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9
1.5 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 28
2.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45
2.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发展过程 45
2.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意义 52
2.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特点和指标体系分析 55
3.1 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优化设计的原则 62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 62
3.2 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的优化设计 69
4.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外部环境研究 100
4.1 客户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01
4.2 政府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07
4.3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11
4.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金融市场环境 124
4.5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部环境 130
5.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内部组织结构研究 137
5.1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商业银行财产组织结构 140
5.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管理组织结构 147
5.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决策过程 160
5.4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控制过程 162
5.5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组织协调 169
6.1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探索 173
6.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173
6.2 资产负债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192
6.3 资产负债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203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215
7.1 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保证体系的理论依据 215
7.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保证体系的基础工作 221
7.3 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日常管理 232
7.4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专题研究 237
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52
8.1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法遴选的理论原则 253
8.2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绩效的基本程序 254
8.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57
8.4 实证分析 272
9.过渡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研究 277
9.1 过渡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特殊性 278
9.2 过渡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 286
9.3 过渡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深化 302
10.中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比研究 313
10.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个案分析 313
10.2 外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个案分析 347
10.3 中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比研究 354
10.4 结论 361
11.加入WTO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 367
11.1 WTO的影响与要求 367
11.2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差距及面临的挑战 375
11.3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加入WTO所作的努力 382
11.4 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387
11.5 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对策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