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渗碳及碳氮共渗  国外热处理
  • 作 者: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组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5192·149
  • 标注页数:166 页
  • PDF页数:1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2 ≥1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残余奥氏体对渗碳钢疲劳抗力的某些影响 1

2.渗碳和碳氮共渗对齿轮钢使用性能影响的比较 13

3.渗碳钢中镍的作用 25

4.承受疲劳的渗碳零件的残余应力 35

5.齿轮和残余奥氏体 44

6.某些冶金因素对渗碳层疲劳强度的影响 51

7.碳氮共渗钢的磨损特性 56

8.齿轮齿部渗碳(碳氮共渗)的硬化层深度和心部硬度对接触疲劳的影响 64

9.气体渗碳——碳浓度的调节 66

10.碳氮共渗钢中《黑色组织》的本质 75

11.用氧势法控制炉内气氛 79

12.滴注式气体渗碳 83

13.国外氮基热处理气氛的发展近况 91

14.对于钢气体渗碳过程控制的冶金学观点 98

15.从在CH4/H2气氛中渗碳动力学来说明γ-Fe表面碳浓度 111

16.气体渗碳时表面反应的速率 115

17.低温碳氮共渗后的扩散层组织 125

18.铁素体碳氮共渗 129

19.齿轮的气体软氮化 143

20.钢的碳、氮、氧复合共渗 151

21.气体渗碳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15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