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第三种力量  中国后市场经济论
  • 作 者:王建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2023077
  • 标注页数:334 页
  • PDF页数:35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4 ≥3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社会领域变革:无法回避的历史选择 1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与市场失灵 3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其缺陷 3

一、市场经济的核心含义与特征 3

二、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 5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11

第一节 政府行为的代价 14

一、羊毛出在羊身上 15

二、专制、独裁不是道德标签 17

三、集中力量也办不好的事 19

四、政府权力:一把双刃剑 21

五、全能政府与衰弱国民 23

第二节 寻找最好的政府管理模式 26

一、中国古代的统治管理模式 26

二、西方近代史上的统治管理模式 28

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选择 35

第三章 第三部门浮出水面 38

第一节 认识第三部门 39

一、什么是第三部门? 40

二、第三部门干什么? 42

三、第三部门的分类 45

四、第三部门的法律地位 49

第二节 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51

一、民情:美国民主政体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51

二、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55

一、发展中国第三部门的现实意义 62

第三节 第三部门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62

二、第三部门发展与中国法治建设 67

三、第三部门健康成长需要组织的艺术 70

第二部分 西方第三部门的历史发展 75

第四章 当代第三部门的兴起 77

第一节 当代第三部门兴起的社会背景 77

一、经济普遍增长导致的社会多元化需求 77

二、国家危机引发对国家能力的思考 78

三、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非凡表现 78

四、科技、信息等新技术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79

五、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与鼓励 79

第二节 第三部门存在的人性基础 80

第三节 第三部门发展的文化基础 83

第五章 西方第三部门的历史发展 89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历史渊源 89

第二节 集团生活特质是西方第三部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91

第三节 西方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94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益 94

二、中世纪的公益 96

三、近代“国家+市场”的公益 100

四、现代公益制度与第三部门的崛起 106

第六章 西方第三部门发展的理性思考 112

第一节 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哲学思想 112

一、关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学说 113

第二章 政府运作机制的有限性与政府行为的代价 114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学说 126

一、宗教理念是西方志愿传统的渊源 129

第二节 西方第三部门发展的人的保障 129

二、自治传统是西方民主的基石 133

三、自由精神是西方文化的灵魂 138

四、西方人的精神家园 143

第三节 正确认识西方文化 154

第三部分 中国第三部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161

第七章 中国传统公益事业 163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 164

一、家族本位或日宗族本位观 164

二、国家本位观 167

三、家族本位观与国家本位观的局限 172

四、伦理本位观 176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公益事业 180

一、家族在中国封建时期的角色与功能 181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福利 188

三、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之外的公益 192

第八章 中国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212

第一节 改变中国历史循环的制度选择与制度变迁 212

一、列强入侵改变了传统中国的历史循环 212

二、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214

三、制度选择与制度变迁 217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改革 222

一、何谓“政府主导型改革” 222

二、政府主导型改革的基本特征 223

三、“政府主导型改革”的逻辑次序 225

一、“政府主导型”的社会领域变革 232

第三节 社会领域变革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232

二、社会领域变革是社会整合的需要 236

三、社会领域变革具备的资源基础 239

第九章 新时期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人文环境与体制背景 241

第一节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文化背景与体制环境 241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对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制约 241

二、民主政治理念与市场经济规则 256

三、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与人的现代化 258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与创新 259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259

二、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 266

一、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 274

第三节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取向 274

二、第三部门发展的现行政策取向 280

三、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同样走过渐进的路程 285

第四节 信仰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特殊作用 287

第十章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前景分析 292

第一节 社会领域的政府主导型变革 292

一、社会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已迫在眉睫 292

二、政府主导型社会领域变革与政府体制改革 296

三、规制创新是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保障 301

第二节 第三部门是中国社会领域变革的核心力量 308

一、中国第三部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08

二、培育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领域变革的目的所在 313

三、探索中国第三部门的合理发展之路 322

主要参考书目 32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