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秦兵马俑坑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秦兵马俑坑
  • 作 者:袁仲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1013934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兵马俑坑的发现与发掘 6

一 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 7

插图目录 7

(一)兵马俑坑的发现经过 7

二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平面示意图 10

(二)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1

1.一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1

2.三号和二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2

二 兵马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15

(一)俑坑的形制 16

1.一号俑坑的形制 16

2.二号俑坑的形制 17

3.三号俑坑的形制 18

(二)俑坑的建筑结构 19

1.俑坑建筑的立体结构 19

(三)三号坑兵马俑的编列 1 19

三 一号兵马俑坑剖面示意图(局部) 20

2.建材及建筑技术 21

四 二号兵马俑坑棚木遗迹图(局部) 23

三 俑坑出土的战车、步兵俑、骑兵俑及兵器 27

1.战车的形制 28

(一)战车 28

五 战车形制复原图 30

2.战车的系驾方法 34

六 靷系结关系仰视示意图 35

七 六辔在手示意图 38

3.战车的类别 39

八 指挥车上的高级军吏俑正面、背面图(一号坑) 41

九 指挥车上的铜甬钟(一号坑) 41

4.战车上配备的器械 43

5.战车上的陶马 44

(二)步兵俑 45

一○ 战车上的陶马(一号坑) 45

1.步兵俑的类别 46

一一 中级军吏俑(一号坑) 47

一三 轻装步兵立俑(二号坑) 47

一二 下级军吏俑(一号坑) 47

一四 轻装步兵立射俑(一号坑) 47

一七 重装介帻步兵俑(一号坑) 50

一六 重装扁髻步兵俑(一号坑) 50

一五 重装圆髻步兵俑(一号坑) 50

2.关于步兵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1

(三)骑兵俑 55

1.骑兵的装备 56

一八 马鞍(二号坑) 57

一九 骑上俑(二号坑) 61

2.秦骑兵的马与骑士的选拔 62

3.秦国骑兵的出现与发展 64

(四)兵器 66

1.兵器的类别 66

二○ 青铜剑(二号坑) 67

二一 铜铍(一号坑) 70

二二 弩遗迹及弩复原示意图(一号坑) 72

二三 箭箙遗迹及箙复原图(一号坑) 76

2.兵器的配备组合 78

3.兵器上的铭文 80

4.兵器的制造工艺 88

5.铁兵器 96

四 兵马俑军阵的编列 104

(一)一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 105

二四 一号兵马俑坑东端(T1、T2、T10、T19、T20)陶俑、陶马排列位置示意图 106

二五 ?号俑坑军阵前锋 106

二六 一号俑坑军阵主体(局部) 108

(二)二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 111

二七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布局示意图 113

1.二号俑坑军阵的名称 114

2.二号坑四个小阵编列的特征 115

3.二号俑坑军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17

1.关于三号俑坑的性质 119

二八 三兵马俑坑平面布局示意图 120

2.三号坑的统帅问题 122

(四)未建成的四号俑坑 123

(五)秦俑军阵的性质 125

(六)秦俑军阵的指挥号令 127

(七)秦的军事制度 128

1.军队的编制 128

2.秦军的供应制度 130

3.秦军的奖惩制度 133

4.秦的兵役制 135

五 秦俑艺术 139

1.陶俑的制法 140

(一)秦俑的制作工艺 140

二九 陶俑头制法(上合模法、下单模法) 142

三○ 俑躯干的泥条盘筑制法 144

2.陶马的制法 147

三一 陶马头的合模缝 147

3.陶俑、陶马的陶质、陶色及烧成温度 150

1.写实的艺术风格 151

(二)秦俑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151

4.陶俑、陶马的彩绘 151

2.神与形的统一 152

三三 中级军吏俑头像 154

三二 高级军吏俑头像 154

三四 下级军吏俑头像 154

三五 御手俑头像 154

三六 立射俑头像 155

三七 步兵俑头像 155

三八 步兵俑头像 155

三九 步兵俑头像 155

四○ 步兵俑头像 156

四一 步兵俑头像 156

3.艺术的夸张与提炼概括 157

4.绘塑结合 158

(三)秦俑的主题思想 160

(四)秦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 163

1.秦俑的艺术渊源 163

2.秦俑艺术产生的社会条件 167

(五)秦俑的作者 169

四二 陶俑身上的文字(一号坑) 170

六 秦俑的服饰 176

1.高级军吏俑的甲衣 177

(一)秦俑的甲衣 177

四三 高级军吏俑铠甲(Ⅰ型) 178

四四 高级军吏俑铠甲(Ⅱ型) 179

四五 高级军吏俑铠甲上的花纹 180

四六 中级军吏俑铠甲(七Ⅰ型、下Ⅱ型) 181

3.下级军吏俑的甲衣 181

2.中级军吏俑的甲衣 181

4.御手俑的甲衣 182

四七 下级军吏俑及御手俑铠甲 183

6.步兵俑的甲衣 184

5.骑兵俑的甲衣 184

7.铠甲甲片的联缀方法 184

四八 步兵俑及骑兵俑铠甲 185

8.秦俑铠甲所反映的几个问题 186

(二)秦俑的上衣与下衣 186

1.秦俑的上衣 186

3.行縢与护腿 188

2.秦俑的下衣 188

1.发髻 189

(三)秦俑的发髻及冠履 189

四九 陶俑的圆形发髻及发辫 190

五○ 陶俑的扁髻 191

2.冠、帻 193

五一 皮弁及长冠 194

五二 鹖冠及介帻 195

3.履、靴 195

(四)秦俑服装的颜色 197

1.各类不同俑的服色 197

2.秦俑服色小计 199

七 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202

(一)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 203

1.秦始皇陵园考古的新发现 203

2.陵园的建筑布局 207

(二)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208

参考文献 212

后记 21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