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国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7053879
- 标注页数:452 页
- PDF页数:4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7 ≥4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辨误、救误学术思想研究概况 1
一、误诊误治是中医临床存在的一种现象 1
二、误诊误治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的现实意义 4
三、中医辨误、救误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5
第二节 中医辨误、救误学术思想特点 7
一、创立“天人合一”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7
二、将辨误、救误纳入辨证论治方法之中 8
三、“随方立禁”与制定诊治“法律” 11
四、鉴别诊断治疗学的兴起 12
五、补偏救弊学术研究的提出 13
一、疏忽大意,延误治机 15
第一节 病人方面的原因 15
第二章 中医误诊误治常见原因 15
二、讳疾忌医与病不择医 16
三、迷信权威,流于俗弊 16
四、不守医嘱,不善调摄 18
第二节 医者方面的原因 18
一、粗枝大叶,主观臆断 18
二、基础知识缺乏,临床技能不实 19
三、固守局域,缺少定见 20
四、药性不明与药材伪劣 21
第三节 中医学本身的原因 22
一、病因病理缺少微观分析 23
二、证的实质和症状的量化问题 24
三、对无症状病变缺乏认识 25
第一节 四诊误 27
一、望诊误 27
第三章 中医常见的诊法失误 27
二、问诊误 30
三、闻诊误 34
四、切诊误 37
第二节 辨证误 40
一、不用中医理论指导致误 40
二、辨证不识标本致误 43
三、不知辨别疾病传变致误 45
四、不辨时令、地域发生误诊 46
五、专病专方与专科辨证致误 46
一、失时治疗致误 49
第四章 中医常见的治法失误 49
第一节 治疗决策性失误 49
二、治病用药失宜致误 51
第二节 治法失误 55
一、误汗 55
二、误下 58
三、误和 61
四、误清 63
五、误补 67
第五章 中医误诊误治的防范措施 75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医者素质的要求 75
一、医者的思想与品德要求 75
二、医者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素质要求 77
第二节 防止中医临床失误的经验与作法 80
一、起手二法 81
二、谋略三法 82
三、辨疑似证三法 86
第六章 常见病证误诊误治及防范措施 90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证 90
一、感冒 90
二、咳嗽 96
三、哮喘 114
四、胸痹 125
五、胃脘痛 134
六、噎膈 145
七、消渴 149
八、吐血 162
九、便血 170
十、遗精 178
十一、阳痿 183
十二、癫、狂、痫病 190
十三、中风 197
十四、头痛 203
十五、眩晕 214
十六、痹证 223
十七、痿证 231
十八、泄泻 237
十九、痢疾 247
二十、黄疸 254
二十一、癥瘕(痞块) 264
二十二、不寐 273
二十三、臌胀 280
二十四、水肿 287
二十五、淋证 298
二十六、暑温 313
二十七、湿温 323
第二节 妇科常见病证 334
一、月经过多 334
二、痛经 340
三、闭经 349
四、崩漏 358
五、月经前后诸证 371
六、带下病 378
七、妊娠恶阻 385
八、产后发热 390
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证 396
一、小儿咳嗽 396
二、小儿麻疹 404
三、小儿呕吐 412
四、小儿泄泻 419
附篇 429
一、《内经》两篇 429
二、《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篇(条文摘选) 431
三、明·何渊《伤寒海底眼》两篇 434
四、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444
五、医误格言选录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