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冯宗炜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4607878
- 标注页数:152 页
- PDF页数:16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2 ≥1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自然条件和农业、林业生产概况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农业和林业生产概况 3
第二章 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系统的分类 6
一、现有的农林业系统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6
二、农林业系统的结构分类法 9
三、豫北平原地区农林业系统的特征和现状 11
四、小结 14
一、研究地点 16
第三章 河南封丘农林业系统试验地的自然条件和研究内容 16
二、主要研究内容 18
第四章 农林业系统的结构特征 22
一、农田防护林的结构特征 22
二、桐粮间作的结构特征 23
三、果粮间作的结构特征 23
四、三种农林业系统的结构特征比较 24
五、小结 27
第五章 农林业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28
一、农林业系统中林木生长状况 28
二、农林业系统中林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32
三、农林业系统中农作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37
四、农林业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39
五、农林业系统与农田系统、林地系统和果园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比较 41
六、农林业系统的归还状况 43
七、农林业系统的输出状况 45
八、农林业系统与农田、林地和果园系统的物质归还和输出状况比较 47
九、小结 48
第六章 农林业系统的能量流 50
一、农林业系统的分室模型 51
二、能量流的计算分析方法 53
三、农林业系统能量的投入状况 59
四、农林业系统能量的利用状况 60
五、农林业系统能量的贮存状况 62
六、农林业系统能量的归还状况 63
七、农林业系统能量的输出状况 64
八、农林业系统能量的投入输出效率 65
九、农林业系统的能量流与农田、林地和果园系统的比较 66
十、小结 71
第七章 农林业系统的物质流 73
一、物质流计算分析方法 74
二、农林业系统物质的投入状况 83
三、农林业系统物质的吸收状况 84
四、农林业系统物质的贮存状况 86
五、农林业系统物质的归还状况 87
六、农林业系统物质的输出状况 89
七、农林业系统物质的投入输出效率 90
八、农林业系统的物质流与农田、林地和果园系统的比较 91
九、小结 98
一、价值流的计算分析方法 100
第八章 农林业系统的价值流 100
二、农林业系统价值的投入状况 101
三、农林业系统价值的增加状况 103
四、农林业系统价值的贮存状况 104
五、农林业系统价值的归还状况 105
六、农林业系统价值的输出状况 107
七、农林业系统价值的投入输出效率 108
八、农林业系统与农田、林地和菜园系统的价值流比较 109
九、小结 112
一、土地利用状况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114
第九章 农林业系统的土地利用状况 114
二、小结 119
第十章 农林业系统的动态分析 120
一、动态模型的建立 120
二、林木生长状况模拟 121
三、农林业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模拟 121
四、农林业系统的能量流模拟 124
五、农林业系统的物质流模拟 127
六、农林业系统的价值流模拟 133
七、农林业系统与农田、林地和果园系统的动态模拟结果比较 136
八、小结 139
第十一章 农林业系统的综合效益分析 140
一、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141
二、农林业系统的综合效益 142
三、农林业系统的综合效益与农田、林地和果园系统的比较 144
四、小结 145
第十二章 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发展展望 146
一、豫北平原地区发展农林业生产的必要性 146
二、农林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148
三、现有农田区的农林业建设 149
四、农林业建设在沙荒地、沼泽地和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