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  第2卷
  • 作 者:吴中杰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2532275
  • 标注页数:570 页
  • PDF页数:5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76 ≥5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道:实有与虚无的浑含妙合 1

一、沿波讨源:道的原起与嬗变 1

二、阐幽显微:道的审美特征 20

三、精义曲隐:道的内涵层次 45

四、沉吟视听:道的审美映现 56

第二章 气:文本的第三状态 73

一、哲学探源 73

二、伦理转换 77

三、美学特征 85

四、价值判断 113

五、气的实现 128

第三章 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 144

一、中国古代贵和尚中的原初意识 144

二、人和与天和 155

三、中国古代和观念的意识形态结构 171

第四章 象:自然与社会的征兆 194

一、象之源流 194

二、观物取象 199

三、意象诠析 209

四、象外之象 223

第五章 自然:审美文化的独特视角 228

一、一般审美文化中的自然 228

二、艺术审美文化中的自然 275

第六章 风骨:雄强有力的审美风貌 296

一、“风骨”范畴的语源 296

二、书学理论中的“风骨” 300

三、绘画理论中的“风骨” 310

四、文学批评中的“风骨” 317

五、“风骨”范畴的统观 330

六、“风骨”范畴的意义与价值 347

一、意境的历程 357

第七章 意境:审美愉悦和精神解放的象征 357

二、意境的本质 369

三、意境的创造 377

四、意境的结构 385

五、意境的欣赏 397

第八章 神韵:生命意识的审美散发 405

一、对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与审美意识 409

二、艺术创造中的生命韵致 413

三、生命意义的追寻与体味 421

四、文学批评中的“神韵”要求 432

五、直观感相、活跃生命、最高灵境 433

六、内省、直觉与有机体生命的点逗 439

七、特定风格的生命情调 449

一、“格”与“调”诗学美学含义的提出 455

第九章 格调:诗乐合一的审美观照 455

二、明清两代格调理论的发展 464

三、“格调”内涵的审美静态构成 483

四、格调意义下诗歌语言的审美观照 494

五、诗乐合一:格调于诗的音乐性审美观照 499

六、汉唐气象:格调的审美理想追求 508

第十章 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抒发 515

一、性灵及相关字词释义 515

二、晚明性灵说 522

三、清中叶性灵说 531

四、穷新极变:性灵的文学发展观 535

五、本色独造语:性灵的文学语言观 543

六、自抒情性:性灵的文学本质观 549

七、发愤不平:性灵的生命意绪之一 555

八、任情适性:性灵的生命意绪之二 561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