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施旭升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851209
- 标注页数:402 页
- PDF页数:42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7 ≥4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董健 1
前言——关于本书的缘起与体例 1
绪论 1
一、“戏曲”释义 1
二、作为古典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中国戏曲 5
三、走进戏曲:本体求证与审美体验 15
四、方法论:文化探源与美学思辨 20
第一章 本体的追寻 25
一、“本体”:本质与在性 25
二、戏曲艺术本体诸成说 30
三、“乐”辨:戏曲考原 37
四、戏曲起源与乐本体的历史生成 44
五、戏曲形态与乐本体的艺术呈现 50
六、戏曲功能与乐本体的审美精神 56
七、戏曲乐本体的重新确认与现代意义 65
第二章 意象的沉醉 74
一、意象理论与戏曲审美 76
二、戏曲意象探源 88
三、事象与心象:戏曲意象的基本品格 102
四、空灵之境:戏曲意象的剧场建构 109
五、体验此在:戏曲意象的审美效应 121
六、象外之象:戏曲意象的原型特质 127
第三章 形式与意味 134
一、“形式”及其意味 135
二、符号象征与写意传神 141
三、线的艺术 150
四、圆的境界 160
五、形式的意识形态:京剧《四郎探母》的形式意味分析 168
第四章 谱系化生存 182
一、戏曲艺术谱系:历史生成与文化定位 185
二、戏曲艺术谱系的结构与形态特征 195
三、谱系化的意义:传承与嬗变 216
第五章 民间的智慧 225
一、戏曲的民间性格 225
二、乐天悯人 231
三、阴阳之道 238
四、民间的退隐:梅兰芳的文化品格 248
第六章 传播的界域 257
一、传播媒介:意义与特质 257
二、戏曲传播的形态类型 262
三、传播媒介与戏曲形态特征 290
附论 戏曲的网络传播 300
第七章 传者与受众 309
一、戏曲形态流变与传者的类型 309
二、戏曲受众的意义与类型 324
三、戏曲传播与“观-演”关系的特质分析 341
第八章 传统与现代 350
一、戏曲:从传统到现代 350
二、“现代化”与“经典化”: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戏曲选择 359
三、经典是怎样炼成的:京剧《贵妃醉酒》的文化诠释 373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387
附录二 本书重要概念、人名与作品索引 394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