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熊贤良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6662718
- 标注页数:348 页
- PDF页数:3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3 ≥3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内容提要 1
一、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1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 3
(二)企业行为对国家贸易型式的影响 13
(三)后进国——先行国间的贸易型式及启示 23
(四)从三个角度看今后中国政府的经济作用 32
二、中国作为后进大国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45
(一)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问题 47
(二)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其启示 51
(三)发展战略的选择要有大国意识 61
(四)中国所处国际竞争环境的不利方面及对策 65
(五)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 71
(六)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以中国制成品为例的分析 81
(七)区际发展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证据与启示 92
(八)促进区际平衡发展的机制及其启示 100
(九)中国发展民族工业的条件 106
(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内市场有选择的保护 113
三、体制转轨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 121
(一)土地市场、土地投机及其他 123
(二)与培育国内市场相关的几个问题 127
(三)行政性分权与中国经济的转轨 131
(四)通过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从总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138
(五)国企改革:非所有制的现实约束 143
(六)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147
(七)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前景 152
四、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 163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165
(二)在“市场经济”前面再加三个字:“开放型” 175
(三)“改革”与“开放”的顺序 178
(四)大国对外贸易相对重要性的降低 183
(五)中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需要澄清的几种认识 189
五、金融危机的防范 199
(一)对维持中国经济外部平衡的一些基本认识 201
(二)转轨国家的金融改革及启示 212
(三)墨西哥、泰国金融危机与中国可吸取的教训 218
(四)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226
(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加强中国外债管理 235
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241
(一)中国避免失去国内市场的应对之策 243
(二)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251
(三)利用出口阶梯和国际生产网络,促进制成品出口升级的政策建议 261
(四)以修建快速轨道交通设施为突破口促进大城市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 270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政策 287
七、回应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295
(一)经济全球化与落后国家的反应模式:对一段历史的回顾 297
(二)回应缺乏跨国收入再分配机制的挑战 305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机遇及挑战 314
(四)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格局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26
(五)中国应对“入世”挑战的产业政策选择 332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