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 作 者:丁俊萍,熊启珍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7040336
  • 标注页数:381 页
  • PDF页数:3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6 ≥3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 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 14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5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8

四、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5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5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6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纲领 7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9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111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理论 111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2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理论 142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143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155

三、“一国两制”构想 165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178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动力论 191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91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209

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理论 21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 23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2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44

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261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84

第七章 “三个代表”思想 301

一、“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301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13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28

四、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8

五、“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343

第八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35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35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364

后 记 38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