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浙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433945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3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2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物质 1
第一节 物质 1
第二节 反物质 15
第三节 统一场论 22
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 41
第一节 空间和时间的相对绝对问题 41
第二节 真空概念 82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的有限无限问题 86
第三章 物理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01
第一节 古希腊物理学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01
第二节 近代物理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06
第三节 现代物理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13
第四节 结论 123
第四章 物理学与经验 126
第一节 经验是易谬的 126
第二节 观察依赖于理论 138
第三节 物理理论的抽象化 150
第四节 结论 171
第五章 物理理论的创立 174
第一节 创立物理理论的第一种方式 176
第二节 创立物理理论的第二种方式 209
第三节 结论 232
第六章 物理学中逻辑与历史的复杂关系 234
第一节 物理理论的逻辑顺序 234
第二节 宇宙的演化 238
第三节 物理学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251
第四节 结论 258
第七章 物理真理的多元性 259
第一节 热学中的真理多元性表现 259
第二节 量子理论中的真理多元性表现 261
第三节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 271
第四节 结论 274
第八章 物理真理的判定 277
第一节 实践标准 277
第二节 逻辑标准 298
第三节 发展物理理论的两条途径 305
第四节 结论 317
参考文献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