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立勋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298·80
- 标注页数:256 页
- PDF页数:26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湿热病提纲 10
第二章 湿热郁伤卫表 21
一、阴湿伤表证治 21
二、阳湿伤表证治 23
三、暑湿郁表证治(参湿邪蒙绕上焦证治⑨) 26
小结 28
第三章 湿热郁阻气分 31
一、湿热阻遏膜原证治 31
二、湿热侵入经隧伤犯筋脉证治 34
三、湿重于热证治 37
(一)湿蒙上焦证治(参第⑨条等) 37
(二)湿伏中焦证治 37
(三)湿滞阳明证治 39
(四)湿阻太阴证治(参湿困脾阳证治(26)) 42
(五)湿困脾胃升降悖逆证治 44
(六)湿流下焦证治 45
四、湿渐化热证治 49
五、热重于湿证治 51
(一)湿热挟秽阻闭中上二焦证治 53
六、湿热俱盛证治 53
(二)湿热酿浊蒙郁心包证治 56
(三)暑湿袭伤肺络证治 58
(四)湿热熏扰肺胃证治 60
(五)湿热劫伤胃阴肝胆热逆证治 61
(六)湿热兼挟痰饮郁蒸胆胃证治 63
节段小结 66
七、湿热化燥,里结阳明,波及厥阴证治 69
(一)热邪里结津伤不甚证治 69
(二)热邪里结津伤较甚证治 72
八、湿热伤灼气津证治 76
(一)湿热伤气证治 76
(二)暑伤气阴证治 77
九、湿热伤阳证治 80
(一)卫阳暂亡证治 80
(二)湿热亡阳证治 83
小结 85
第四章 湿热深入营血 88
一、湿热痉厥的形成机理与证治特点 88
(一)邪陷心包证治 96
二、邪入厥阴,昏谵痉厥证治 96
(二)气营(血)两燔证治 98
(三)营阴亏耗肝风上扰证治 101
(四)邪热深伏内犯肝心证治 102
(五)津枯邪滞神昏痉厥证治 104
节段小节 106
三、湿热挟瘀,深入厥阴,络脉凝淤证治 107
四、湿热化燥,伤血动血证治 111
(一)热毒燎逼上下失血证治 111
(二)邪陷营分热入血室证治 114
(三)热邪深入络伤便血证治 117
五、热伤肾阴,少阴热利证治 120
小结 122
第五章 湿热病后调治 125
一、余湿蒙绕上焦证治 125
二、余邪留滞经络证治 127
三、余邪留滞胆腑证治 129
四、肺胃气阴两亏证治 132
小结 134
第六章 湿热病变证及类证 136
(一)寒湿困伤脾阳证治 137
一、暑月寒湿证治 137
(二)寒湿外袭证治 141
(三)寒湿内侵证治 143
(四)寒湿内伤脾肾证治 145
二、痢疾证治 149
(一)湿热滞下证治 149
(二)痢久伤阳证治 154
(三)痢久伤阴证治 157
三、湿热酿发黄疸白?证治(新增) 159
(一)湿热酿发黄疸证治 159
(二)湿热郁发白?证治 162
小结 164
四、湿热疫证及其他 165
(一)湿热疫证 165
(二)内伤致疫 171
(三)燥热疫证 175
结语 178
附篇 181
附录一 王旭高《薛氏湿热论歌诀》 181
附录二 《湿热条辨》不同传本校录 190
附录三 方剂索引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