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0
- ISBN:13031·144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6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一般技术 1
一、实验室的设备 1
二、实验室一般操作 1
(一)玻璃器皿的清洁法 1
(二)灭菌(器皿及培养基的灭菌)法 2
(三)天秤的使用方法 4
三、土壤样品的采取 4
(一)采样前准备 4
(二)采样 4
四、土壤样品的保存 6
五、试样的分析方法——微生物计数法 6
(一)土壤颗粒接种法 6
(二)土壤悬液接种法 7
(三)直接计数法 8
(四)埋片法 9
第二章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测定 11
一、各类微生物的计数 11
(一)细菌的计数 11
(二)真菌的计数 15
(三)放线菌的计数 17
二、各类微生物数量与组成的统计 18
(一)细菌 18
(二)真菌 19
(三)放线菌 19
三、各类微生物的纯化和鉴定 19
(一)稀释法 19
(二)划线法 20
第三章 各种微生物生理群及藻类的测定 21
一、氨化细菌 21
(一)平板培养法 21
(二)稀释法(滴定法) 22
二、硝化细菌 23
(一)亚硝酸细菌数量的测定——应用稀释法 23
(二)硝酸细菌数量的测定——应用稀释法 24
三、反硝化细菌(硝酸还原细菌) 25
四、好气性自生固氮菌 26
(一)土粒法 27
(二)平板法 27
(三)稀释法 28
五、嫌气性自生固氮菌 29
六、微嗜氮微生物 30
七、土壤藻类 30
(一)稀释法 30
(二)平板法 31
八、纤维素分解菌 31
(一)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测定 32
(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测定 33
九、硫细菌 34
(一)硫化细菌的数量及其活动强度的测定 34
(二)反硫化细菌的数量及其活动强度的测定 35
十、磷细菌 36
十一、铁细菌 37
(一)铁细菌的测定 38
(二)高铁还原菌的测定 38
十二、硅酸盐细菌 39
第四章 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方法 40
一、根系微生物分析法 40
(一)采集分析样株 41
(二)称取样品 41
(三)冲洗 42
(四)观测项目 43
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法 44
第五章 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强度的测定 49
一、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49
(一)CO2的比色测定法 50
(二)CO2容量测定法 50
(三)CO2气量法 51
(四)CO2田间测定法 53
二、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的测定 53
三、氨化作用强度的测定 54
(一)土壤培养法 54
(二)溶液培养法 56
(三)酪氨酸法 56
四、固氮作用强度的测定 57
(一)土壤培养法 57
(二)溶液培养法 57
五、硝化作用强度的测定 58
六、磷的转化强度的测定 60
七、腐殖质分解作用强度的测定 62
八、土壤中优势微生物合成腐殖质能力的测定 63
(一)FeCl3反应试验 63
(二)酚氧化酶强度的测定 63
第六章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65
一、蛋白分解酶的测定 65
(一)酪素分解法 65
(二)精胶分解法 66
二、脲酶的测定 67
三、纤维素分解酶的测定 68
四、转化酶的测定 69
五、接触酶的测定 70
(一)滴定法 71
(二)气量法 71
六、过氧化酶(或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71
七、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72
八、脱氢酶的测定 72
九、磷酸酶的测定 73
(一)酚酞磷酸钠法 73
(二)磷酸苯二钠法 74
参考文献 75
附录 81
土样登记卡片 81
数量指标计算细菌数量统计表 81
各类微生物分析结果登记表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