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古代美学范畴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
  • 作 者:曾祖荫著
  • 出 版 社: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0255009
  • 标注页数:368 页
  • PDF页数:3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6 ≥3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6

一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6

(一)重理时期 6

目录 6

目录 6

第一章情理论 6

第一章情理论 6

前言 6

一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6

(一)重理时期 6

(二)情理平衡时期 17

(二)情理平衡时期 17

(三)重情时期 36

(三)重情时期 36

二情理论的美学特征 53

(一)情和理的统一 53

二情理论的美学特征 53

(一)情和理的统一 53

(二)真情与愤书 60

(二)真情与愤书 60

(三)理趣与理障 67

(三)理趣与理障 67

第二章形神论 74

(一)哲学上的形神之辨与绘画理论 74

一形神论的形成和发展 74

第二章形神论 74

(一)哲学上的形神之辨与绘画理论 74

一形神论的形成和发展 74

(二)绘画形神理论的发展与诗文形神理论的勃兴 84

(二)绘画形神理论的发展与诗文形神理论的勃兴 84

(三)形神理论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93

(三)形神理论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93

二形神论的美学特征 106

(一)形神兼备 106

(一)形神兼备 106

二形神论的美学特征 106

(二)形真而圆 117

(二)形真而圆 117

(三)神和而全 127

(三)神和而全 127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关于虚实理论的哲学探讨 134

一虚实论的形成和发展 134

第三章虚实论 134

第三章虚实论 134

一虚实论的形成和发展 134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关于虚实理论的哲学探讨 134

(二)隋唐至宋代艺术领域里虚实理论的形成 142

(二)隋唐至宋代艺术领域里虚实理论的形成 142

(三)明清时期虚实理论的全面发展 149

(三)明清时期虚实理论的全面发展 149

二虚实论的美学特征 163

二虚实论的美学特征 163

(一)化实为虚 163

(一)化实为虚 163

(二)化虚为实 168

(二)化虚为实 168

(三)虚实相生 174

(三)虚实相生 174

(四)空间之美 181

(四)空间之美 181

第四章言意论 190

一言意论的形成和发展 190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190

——哲学上的言意之辨向美学范畴的转化 190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190

第四章言意论 190

一言意论的形成和发展 190

——哲学上的言意之辨向美学范畴的转化 190

——言意理论的发展时期 202

(二)唐宋 202

——言意理论的发展时期 202

(二)唐宋 202

——言意理论的广泛运用时期 214

——言意理论的广泛运用时期 214

(三)明清 214

(三)明清 214

二言意论的美学特征 220

(一)言近旨丰 220

二言意论的美学特征 220

(一)言近旨丰 220

(二)言外之意 233

(二)言外之意 233

(三)以意为主 243

(三)以意为主 243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发展 253

第五章意境论 253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发展 253

第五章意境论 253

(一)意境的孕育期 254

(一)意境的孕育期 254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254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254

——唐宋 256

(二)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 256

——唐宋 256

(二)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 256

(三)意境的深入发展期 269

明清至近代 269

明清至近代 269

(三)意境的深入发展期 269

二意境论的美学特征 282

二意境论的美学特征 282

(一)意与境浑 283

(一)意与境浑 283

(二)境生象外 291

(二)境生象外 291

(三)自然之美 300

(三)自然之美 300

第六章体性论 309

第六章体性论 309

一体性论的形成和发展 310

(一)体性理论的建立 310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310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310

(一)体性理论的建立 310

一体性论的形成和发展 310

(二)体性理论的发展 321

——隋唐至明中叶 321

——隋唐至明中叶 321

(二)体性理论的发展 321

(三)体性理论的个性美 331

明清至近代 331

(三)体性理论的个性美 331

明清至近代 331

二体性论的美学特征 340

(一)文如其人 340

(一)文如其人 340

二体性论的美学特征 340

(二)不主一格 349

(二)不主一格 349

(三)刚柔相济 356

(三)刚柔相济 356

(四)务盈守气 361

(四)务盈守气 361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