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河南省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16144·1807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9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玉米的植物学和生物学基本知识 1
一、玉米的植物学形态和特性 1
(一)根 1
(二)茎 4
(三)叶 5
(四)花 6
(五)子粒 14
二、玉米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16
(一)温度 16
(二)日照 17
(三)水分 18
(四)土壤、肥料 19
三、玉米的分类 20
(一)按子粒形态及结构分类 21
(二)按生育期的长短分类 23
(三)按子粒颜色分类 24
玉米杂交种的类型和选育目标 25
一、玉米杂交种的类型 25
(一)品种间杂交种 25
(二)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 27
(三)自交系间杂交种 28
(四)单交种的优越性 30
二、玉米杂交种的选育目标 34
三、解放后我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的进展 36
一、自交系及其在玉米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 41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41
二、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及其选育 43
(一)高产 43
(二)高配合力 45
(三)高度抗病虫 46
(四)双穗 49
(五)秆矮、叶片直立,耐密植 49
(六)早熟 51
(七)抗倒伏 51
(八)质优 52
三、自交系的选育 53
(一)选好原始材料 53
(二)自交工作的用具和技术操作 56
(三)自交系的选育方法和程序 59
(四)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 68
四、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和提高 80
(一)回交法 80
(二)穗行分离法 82
(三)配子选择法 82
(四)辐射处理 83
(五)提高自交系原种产量的方法 83
五、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85
(一)雄性不育系的意义和三系之间的关系 86
(二)不育系的遗传 87
(三)利用雄性不育性的优点 88
(四)常用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 89
(五)怎样培育雄性不育系 91
(六)怎样培育雄性不育恢复系 92
(七)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利用 94
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96
一、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96
(一)在株高和穗位高方面 96
(二)在生育期方面 98
(三)在抗病性方面 100
(四)在双果穗方面 103
(五)在果穗性状方面 105
(六)在叶片性状方面 109
(七)在雄穗及其散粉性方面 109
二、玉米杂交种的选配原则 112
(一)选择配合力高、产量高的自交系作亲本 112
(三)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自交系作亲本 114
(二)选择抗病性强的自交系作亲本 114
(四)选择生育期有差异的自交系作亲本 116
(五)选择优良植株性状组配杂交种 117
(六)正交和反交的问题 118
三、单交种的选育 119
四、其他类型杂交种的选育 121
(一)顶交种的选育 121
(二)三交种的选育 121
(三)双交种的选育 122
(四)综合种的选育 122
五、杂交种后代的利用问题 123
(一)杂交种后代的产量表现 123
(二)杂交种后代减产的原因 124
(三)杂交种后代的利用 125
玉米杂交种的繁育和制种 127
一、玉米良种繁育的基本特点 127
(一)隔离 127
(二)去雄 129
二、玉米良种繁育的方针和组织体制 129
三、繁育和制种的程序和技术 131
(一)自交系的保纯、提纯繁育技术和程序 131
(二)配制杂交种的程序和技术 136
(三)如何提高繁育田和制种田的产量 142
(四)玉米的南方冬季繁育、制种经验 145
(五)北方一年两季,加速繁育 147
(二)良种繁育鉴定阶段和技术 149
(一)良种繁育种子品质鉴定的组织 149
四、良种繁育种子品质的鉴定 149
五、玉米杂交种的田间试验和鉴定 152
(一)田间试验和鉴定的意义 152
(二)田间试验的质量要求 153
(三)提高田间试验准确性的方法 154
(四)试验田的耕作和管理 160
(五)试验方法的种类和计算 163
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介绍 185
一、主要自交系 185
二、主要杂交种 203
附录 234
(一)玉米田间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和记载标准 234
(二)1%F值表(238) (三)5%F值表(239) (四)t分配表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