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 地震观测 试行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  地震观测  试行
  • 作 者:中国地震局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81873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6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总 则 1

目 录 1

第一篇地震台站 3

第一章基本任务与要求 3

第二章勘址与建设 5

第一节 台站勘址 5

第二节 台站建设 5

第三节 供电与避雷 6

第三章技术系统要求 7

第一节地震仪的配置与要求 7

第二节安装与标定 8

第四章运行与质量监控 9

第一节 时间服务 9

第二节 脉冲监视 9

第三节 系统维护 10

第一节 震相分析 11

第二节地震参数测定 11

第五章资料分析与处理 11

第三节 单台报告编写 13

第四节 地震数据报送 13

第六章地震速报 15

第一节速报任务与震级 15

第二节 速报内容 15

第三节 速报时间 16

第四节 速报数据处理与报送 16

第一节 波形资料的格式与要求 17

第七章资料保存与交换 17

第二节 资料的管理与保存 18

第二篇遥测地震台网 19

第一章构成与任务 19

第二章遥测地震台站 21

第一节 台站选址 21

第二节 台站建设 22

第三节 台站仪器配置与技术要求 22

第二节 设备配置与功能 24

第一节选址与建设 24

第三章遥测台网中心 24

第三节数据处理系统 25

第四章数据传输与中继 27

第一节 传输类型 27

第二节传输信道 27

第五章运行与质量监控 29

第一节 台站监控 29

第二节 台网运行与质量控制 29

第三节 台网数据处理与地震速报 30

第四节 台网资料产出与发布 31

附 录 32

附录1 台站应避开部分振动干扰源的最小参考距离 32

附录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NCDSN台站的仪器配置 33

附录3地震台站的仪器设备配置 35

附录4 地震台站辅助设备配备一览表 37

附录5 台站观测日志 38

附录6地震观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39

附录7震相读数精度和清晰度规定 40

附录8量规函数表 41

附录9长周期地震仪面波震级的量规函数σ763(△)表 42

附录10 浅震的10倍Q值表和Q(△,H)值曲线图 43

附录11 测量体波与面波振幅和周期的方法 46

附录12数字地震台站台名和代码表(暂定) 48

附录13 单台报告中震相代码符号的规定 50

附录14 单台地震报告的格式 56

附录15 国际资料交换数据格式 57

附录16速报数据文件格式 58

附录17地震观测系统频率特性测定与计算 59

附录18震级计算公式 64

附录19动态范围的计算 66

附录20选台报告内容 67

附录21 遥测地震台站与台网中心供电、避雷及天线 68

建设要求 68

附录22 台站仪器安装要求 70

附录23 台网中心仪器安装与调试 72

附录24 台网中心共享数据格式 73

购买PDF格式(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