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家建设历程中民间社会秩序的型塑:以滇东北鲁甸回族为例
  • 作 者:马燕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1714596
  • 标注页数:185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1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复合边界中的鲁甸 1

第一节 空间的表达:地理环境 2

第二节 时间的叙事:设置与区划 3

第三节 凝铸的时空符号:人口、民族及宗教 4

第二章 历史再现:帝国体系中的鲁甸回族 8

第一节 序幕掀开:鲁甸回族的雏形 8

一、元代云南边疆治理——云南回族出现的条件之一 8

二、元代在鲁甸的军事行动 13

第二节 热潮引发:鲁甸回族的涌入 20

一、明代云南边疆治理——云南回族出现的条件之二 21

二、明代在鲁甸的军事行动 25

第三节 移民终场:鲁甸回族的高潮 27

一、清代云南边疆治理——云南回族出现的条件之三 28

二、清代在鲁甸的军事行动 31

第四节 帝国体系下鲁甸回族文化的创造 35

一、家族认同 35

二、符号创造 46

三、空间创造:鲁甸回族村落的形成和杂居现象的出现 53

四、国家认同的文化建构在回族社会中的作用 61

第五节 小结:帝国治理过程中民间社会秩序的塑造 73

第三章 求索中的国家建设与摇摆的民间社会:从民国前后到改革开放前夕 76

第一节 民国前夕的鲁甸回族:在反叛之中寻求自我的抗争 76

第二节 革命与回民的生息 80

一、革命中的鲁甸回族 80

二、行政力量向家族社会的渗透 83

三、“民青”、“农翻”:国难与民命的孪生 87

第三节 两种教育体制下的回族身份塑造 91

一、国民教育中回族的国家意识 92

二、新式经堂教育中的回族本色和回族的国家情怀 96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鲁甸回族 100

一、桃源回族武装起义:靠近国家的行为表达 100

二、双重的生活困境:束缚的身体与枯竭的灵魂 102

第五节 小结:摸索中的国家建设与摇摆的民间社会:动荡中的博弈性适存 114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国家结构关系的调整与鲁甸回族: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的同构与挑战 116

第一节 政治解冻:民族宗教政策的完善与回族社会的重构 116

一、回族宗教信仰自由行为的体现 117

二、清真寺建筑风格的流变与多元建筑风格的并存 124

三、阿訇多重角色的生产 128

四、民间社会自然机制的复兴 136

第二节 经济解冻:发展号角的转变 142

一、经济大潮中的先机与困顿 142

二、文化产业的开发:谁主沉浮 150

第三节 文化解冻:农村建设的反思 169

一、“三通”中的回族社会:不通情的行为秩序 169

二、“新农村”建设:国家意志在农村的体现 174

第四节 小结: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的同构与挑战 178

尾声 180

一、结论:国家建设历程中塑造了民间社会 180

二、进一步讨论:现代化视野下民间社会将何去何从 18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